第404章:寧王真不是傻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場座談會的意義,是一種理想的傳承。
顏政在推心置腹一番後,也好好的談了談,想要建設一個怎樣的國度。
他將殷切期盼,都放在了這些年輕的幹部中,希望他們未來,能夠走出一批繼承大志之人。
雖說幾十年後,在場的很多人,都可能忘記了年輕時候的初心。
但只要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堅持抱負、堅守原則、繼承理想,那麼這場座談會的意義就達到了。
而且這場座談會,也是讓年輕的幹部,能看到顏政的臉,聽到顏政的聲音。
要讓他們今後,能時不時想起這個日子。想起這種情景,在年輕時給他們留下終生難忘的一刻。
顏政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看見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
因為他相信,華夏國的年輕人裡,一定能夠出人才,把他想要建成的事業繼續下去。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世長生,但他要讓後世,總有年輕人願意來研究他。
這份私心作祟,也使得一月一期的理論文章,越來越超前和激進。
……
陳俊友回到住處,回想著方才國君的話,心裡頭尤為驚濤駭浪。
而劉明峰依舊在抱著《大學》看,這讓陳俊友狠狠的反問了自己一遍,是否人家讀了本你未曾讀過的書,就顯得比他更強,更有文化?
不!陳俊友已經不這麼看了,《大學》一書於個人可能有益,但絕不代表看了這些道德文章,就能做出更大的貢獻,也絕不能道德文章拿來行政。
聽完顏政一席話後,他只覺得一股自信,從內心散發出來。
就像是一陣驚雷,把他從懵懂中驚醒了過來,他刷刷在日記本上寫下:一個人的價值,應該是他做過什麼,且做完後問心無愧,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劉明峰見陳俊友一臉的激昂,不由暗暗一笑道:“有了君上這場座談會,咱們鐵定是前途無量了!陳兄,你打算去那個部門?”
陳俊友愣了一下,停筆道:“我還沒想好!”
“不如……我去工業部觀政,你去商事部觀政,將來我們在攜手共進,去主政一方?”劉明峰盤著腿,一臉期待的說。
這是在交好我?想與我攜手共進?陳俊友想了想說:“還有十天的時間,我想再好好考察一下,我想選擇我最能勝任的部門,至於將來,我聽從國府的安排,那裡需要我就去那裡!”
劉明峰怔了一會,不屑的將書拿起來,藉著煤油燈的燭光,繼續看了起來。
陳俊友知道此人高傲,有些看不起自己,此刻卻懶得同他置氣。
他滿腦子都在想著方才國君的講話,越想他就越睡不著覺。
…………
幾天後,這群新晉公務員開始各個部門輪崗,讓他們屬於各個部門的政務後,再按照名次來做出選擇。
而寧王的回信,也被送進紅房。
顏政看到這封信的字跡後,就知道應該是寧王的親筆信。
上一封信字跡娟秀卻略顯銳氣不足,這封信的字跡則比較蒼勁、銷瘦,看得出來,寫這字的人有些孤傲。
寧王在信中,直接表示有一家閒置的酒樓,若是李四福有興趣,可以轉手給他。
還說江西沿江湖口縣,有一筆土地買賣,想與李四福一起做。
至於其他壟斷東秦貨、提供糧食、火器盔甲,他一個字都沒提。
顏政原本以為,寧王會大驚失色,結果人家應對自如。
他之前給出的條件,包括不會封鎖長江、不會介入明朝的內亂、以及火器貿易。
這些都是寧王造反最擔憂的事情,所以顏政的那封信,隱隱的意思就是“你保障東秦利益,造反我都幫你”。
所以顏政覺得,寧王看到他的信,一定會有內心想法被窺探的驚訝。
可是從回信來看,寧王避重就輕,又像是應了,又像是沒應,至於到底應沒應,還得看他接下來怎麼做。
從這一點來看,寧王是個沉得住氣的,甚至連火器這種東西,他也不急著弄來。
因為火器就是一個麻煩,初期帶來的增益也很小,反而增大了風險,被發現的話,造反野心立馬就會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