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贛行動宣告結束,最後一批被裹挾的青壯,同樣被編為武裝移民,將他們重新混編後,一船船發往呂宋各個海岸。

這些人當得知長官是黥人後,同樣難以接受,奈何已經從賊,這便是殺頭的大罪,他們不敢再待在大明。

又經受長官的講課忽悠,都覺得能在呂宋弄到幾百畝地,定比在大明當個佃戶要強多的。

且他們經過差不多一年的相處,也有了一定組織度,所以國府還向他們承諾,只要他們弄來蘇木和香木,那麼就願意用大價錢向他收購。

這是一條優待政策,也是一條呂宋土著部落的催命符!

歷史上的北美開拓運動,是在皮毛貿易的驅動下,一種民間自發的行為。

他們追逐皮毛,不斷貿易殺戮將近兩百多年,將整片大陸變為白人的。

在呂宋,這種利益驅動則變為蘇木和香木,還有深林中的硬木,只要國府繼續採購,那麼就一定會就有人自發的湧入密林中,更何況青蒿素已經提取成功,瘧疾的危害也將越來越小。

顏政看似什麼都沒做,看似合理合法的舉動,實際上卻都是在鼓勵移民,去奪取土著的土地。

而這一次南贛行動,總共移民的人口還沒有統計出來,不過按照估算,當在三十餘萬人以上。

這批移民中也有個特點,那就是單身漢居多!

這也是南贛獨特的民情所造成,不單單是南贛,來東秦的移民中,單身漢的比例都極高。

窮人沒有生育權,在殘酷的封建剝削社會,算是一種通病。

“典妻”這種陋習就在南贛很盛行,也就是借個老婆生娃,將生育權變為一種資源來典賣。

不要以為底層真的很在乎貞節,在沒有飯吃,又不把女性當人看的封建時代,只要有需求,什麼奇葩習俗都能弄出來。

好在單身漢在東秦看來,反倒是最容易收買的群體,也是極有積極性的群體,他們對待呂宋的土著男子,一定能像冬天那般冷酷!

…………

而在收尾之際,蕭二林也帶著幾個明裔老學究,來到紅房拜見顏政。

去年底,顏政將蕭二林他們組,正式劃定為國學系,包括:古文學、經史子集研究、考古學、華夏古代哲學研究等。

蕭二林此行帶著的幾個明裔老學究,都是金石方面有些造詣者,簡而言之就是甲骨文研究專家。

在上個月,有人突然在莫城西北深山中,發現一處遺址,其中有大量的金石,顏政高度重視,立馬派出大量學者前往當地進行挖掘。

並在華夏日報上,對此事進行跟蹤報道,蕭二林就是金石研究的領頭人。

“君上,吾等研究數月,如今終於參透這些金石含義!”蕭二林面帶肅穆,“原來這東秦島上的土著,乃是夏人分支,若要追朔的話,應當是蚩尤的後代!”

“哦!”顏政錯愕道:“竟有此事?”

蕭二林一本正經:“我也是倍感訝異,君上之前將其定義為華夏民族的一員,其實是有誤的,準確來說,他們應當同屬炎黃子孫!與我漢人,乃是同出一脈,是真正血親吶!”

顏政勐的站起來,面色凝重道:“此事非同小可,可考據清楚了?”

“做學問自是要實事求是,若無實據,我等豈敢在此饒舌?”

蕭二林一臉認真:“就單單這圖騰來說,蚩尤本就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應龍所殺,蚩尤也是苗族相傳的遠祖之一,與黃帝、炎帝合稱為“中華三祖。

《國語·夢語》注中說:“九黎,蚩尤之徒也”。《書呂刑釋文》、《呂氏春秋·蕩兵》、《戰國策·秦》,都說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戰敗以後,其勢大衰,但他們還據有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闊地區。

到堯、舜、禹時期,他們又形成新的部落聯盟。這就是史書上說的“三苗”,又稱為“有苗”或“苗民”,三苗部落的發展,最後形成大虞國。這東秦島上的原住民,便是三苗之民渡海而來,他們裝飾風俗上,對祖靈的信仰上,都與史上記載無二異!

小書亭app

因此我可以拿我的操行擔保,這東秦原住民,就是炎黃子孫的後代!不僅如此,還遠比什麼百越人要親的多,真要論的話,在血脈上,他們還沒有經歷過數次胡亂,可能比今之漢民,還要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