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嶺商道很快被打通,幾夥盤踞的土匪不是被驅逐,就是被剿滅。

南贛地區也多了一夥麻軍,傳聞這夥人,騎著高頭大馬,手拿一杆長銃,戴著面罩來去如風。

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必定劫富濟貧,大庾嶺商道,也被他們設立關卡,所有過路商賈,都必須留下孝敬銀子。

傳聞領頭的叫趙麻子,手下有數百叫得上姓名的好漢,他們打出“替天行道”的口號。

還有童謠唱曰:刀在手,跟我走,殺老財,搶圍堡!

當然,這些風都是趙雲毅他們主動傳播出去,他們一路走,一路張貼告示,商賈們也幫著他們宣傳。

加上麻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剿滅盤踞荒坡嶺的幾股土匪,也使得他們在道上的名號越來越響。

只是對於麻軍這個稱呼,趙雲毅不喜歡,這些士兵們也不喜歡,他們是兵不是匪,是真正的義軍。

奈何君上給出的軍令中,就明確要求他們以“麻”為號,每次都必須遮臉,說是這樣才能讓百姓傻傻分不清楚。

長寧縣外,羅家鎮。

此地已經被麻軍佔領,趙雲毅騎著馬隊從當街行過,他們今後就將是這裡的主人。

此地地處衝要,屬於長寧縣的門戶,又處於商道節點之上,佔據這裡的話,就擁有人口和物資的轉運站。

義軍顯然也明白這一點,他們在攻佔長寧後,並沒有如以往一般快速撤去,而是攻佔四周的要地,準備依託長寧縣來對抗官府。

張時旺和黃鏞雖然佃戶出身,好在良知尚存,沒有大肆的進行屠戮。

羅家鎮也沒有被過於毀壞,只是該殺的財主,幾乎都被殺了。

駐紮此地的義軍,也成土霸王一般,在此地胡作非為。

麻軍很輕鬆就攻佔這裡,這些所謂義軍,幾乎沒有一點抵抗,他們都忙帶著財貨逃跑。

被俘之後,一個個死豬不怕開水燙,很是輕蔑的望著騎著馬的麻匪。

趙雲毅觀察一番地形後,指著一處地主的圍堡說:“將那裡給我建成炮樓,保準兩門線膛炮,就能封鎖長寧方向的廣闊區域!”

李勇拄著軍刀在一旁站著,點頭說:“可以是可以,不過最好還是拿下長寧縣城!”

一個叫龍三金的連長也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咱們要收攏難民,總歸是需要抽調兵力保護,長寧縣不拔除的話,也影響難民南下!”

趙雲毅頷首說:“這個不急,咱們現在算是深入敵境,工作開展自然是要攤開,隨行的幹部,主要負責難民管理和教育,咱們這些當兵的,主要是負責去搜集難民,將咱們的名號傳播出去。眼下最重要的是,到底做到什麼地步,這個國府是沒有明確指示,你們都來談談想法。”

政委黃桂說:“既然在南贛行的是裹挾之事,那麼就像是滾雪球一般,對咱們的後勤有一個極限,現在南昌站的同志,包括廣東海關,都在積極轉運糧草,不過能養活的人口,終歸是有個度,我們不能讓糧草太緊張,必須在後勤能力還留有餘地的情況下,儘快脫身!”

“政委說的是,咱們國府發動這次行動,相當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後勤壓力十分之大,若非南昌站存在的話,定不能這般輕巧!”另一個連長也說。

李勇想了想道:“若是如此的話,那咱們還是去人口稠密的地方,沿著商道,將幾個主要區域的人口收攏,若是還有餘力的話,倒不如直接北上,去吉安府或者撫州府!”

“跨府?”趙雲毅驚道:“國府沒讓咱們跨府啊?”

“也沒禁止咱們跨府啊!”黃桂接話道:“李連長說的很對,與其去山溝溝裡,不如去人口稠密的地方,那些山溝溝裡,他們能逃來,咱們就收攏,不能逃來,咱們也沒辦法!”

龍三金也贊成道:“可以,不過得能夠收的住,大明百姓不是咱們華夏軍,咱們裹挾流民為軍,若是按照一個華夏軍戰士,帶一個排的話,那麼至多能裹挾三到四萬青壯為軍,絕對不能超過這個數,一旦超過的話,我們可能喪失掌控!”

趙雲毅狠狠的點頭說:“這一條得格外注意,時刻都要記住,否則真鬧大了,怕是一個不小心,君上得派兵來平叛!”

十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可能的情況和擔憂都說了出來,最終確定了收攏政策。

他們將在羅家鎮,設立第一個難民收攏點,攻克長寧縣後就將打出“替天行道,賑濟饑民”的旗號。

……

開完會後,趙雲毅就挎著軍刀,來到被解救的羅家鎮百姓中,他們這些日子以來,雖保住小命,可都活在義軍的淫威下。

他們的忍耐力也很強,即便是被敲詐搶劫,他們也默默忍受,只要不丟掉小命,就死命都要守住這點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