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完善漏洞(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改了一下)
阿苦回到莫城時,已經是一月底。
他正好在鹽港看到對劉明峰的審判結果,這期報紙以長文收尾的形式,詳細刊載了庭審過程。
這次庭審非常的正規正式,就連國君也派出陪審員來監督。
最高行律院也對這個案件非常重視,不僅事先進行了討論,還依照程式,給予劉明峰辯護律師和申辯的機會。
令人感慨的是,這也是最高行律院第一次公開庭審,所以主審官都有些不熟悉,整個過程顯得有些亂糟糟。
劉明峰的自我申辯,以及辯護律師,也抓住整個案件的關鍵,與原告律師進行了辯論。
在這場交鋒中,話題也聚集在國府有無過錯上,有人認為,劉明峰是披著官衣犯的錯,那麼審的時候,定罪標準是不是一樣。
這就涉及一個很難迴避的問題,也是行律院所有幹部,都無法取得共識的問題。
說到底,這件事情的根源,就在於“刑到底上不上大夫”。不少明國出身的人,在觀念中,都很難將官員和一個普通人打上等號。
事情傳到顏政耳中,他刷刷就寫下:法律面前,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民!法律假如看在職務地位上,而採取不同的標準,那又怎能體現公正精神?古人都曉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們這些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人,怎還會對此事存疑?
就是顏政這句話,使得劉明峰再度獲得一個第一,他是東秦歷史上,第一個被判處絞刑的官!
間接害死百餘百姓,這是要他命的罪過,其餘反倒是都可以原諒!
阿苦放下報紙,發出一聲長嘆,這才不到半年,這第一批新鮮血液中,就有人被吊了鞦韆。
在報紙上,國君對此事還進行評論,將劉明峰的行為稱作是亂彈琴,稱他的行為,是頭腦發熱、冒進。
這篇文章相當於給所有地方官吏都澆了一盆冷水,原本他們還以為,君上和藹重情義,他們偶爾任性一下沒問題,結果眼下才發現,只要犯錯了,那麼就是牢裡有請。
一想到劉明峰,站在一個小圍欄裡,失魂落魄的垂死掙扎,他們就只覺得後背發涼。
……
“君上,我回來了!”
回到莫城時,阿苦顯得有些疲憊,但還是先來見國君。
“辛苦了,先坐!”顏政忙起身拿出一盒茶葉,讓玉墨拿去泡了。
他笑著說:“這是浙江的雨前茶,據說採摘的時候得在夜間,一冒芽尖就採下!一百個採茶女採一晚上,也不過半斤。”
阿苦笑道:“君上特意藏起來的茶,今天怎捨得請我喝?”
“這不是耽誤你過年了嘛!”顏政打趣道:“我可怕你有意見!”
“不敢!唉……”阿苦嘆口氣說:“這次這事,總覺得辦完後心裡不舒服,其實很多人都說了,劉明峰沒經驗、還年輕,按理說國府也確實有責任。”
顏政收起笑容,點頭說:“劉明峰終究是犯錯了,犯錯了就要付出代價!我能只讓其他人去海蘭港勞動改造,已經算是從輕發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