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峰的問題很容易調查清楚,等待他的就是畫上一個句號。

阿苦其實覺得公審不合適,畢竟這是一位國府派出來的幹部,從心理上來說,物傷我類的情緒是人之常情。

若是真有幹部犯錯,就拿來公審洩憤,那麼這些幹部,豈不是同罪大惡極的明國縉紳和貪官一個下場?

所以阿苦在彙報上,刻意徵求了一下顏政的意見,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他覺得公審劉明峰,這個第一批中學畢業生,這個第一批公務員,這個第一批地方實權大員,會對國府形象造成很壞的影響。

可是他也想不到,該用什麼方式,來對劉明峰的罪行進行判決,因為劉明峰的錯誤,首先是他掌握了權力,權力又是來自於國府的授予。

阿苦以國府要員的心思來看待此時,隱隱就有“秘不發喪”的想法,也就是快速的處理劉明峰,而後再由國府出一篇通告,如此一來,影響將會最小,劉明峰也會受到應有的處罰。

他也不敢揣摩國君的意思,他只是說出顧慮,算是一種變相的提醒。

“說到底,雞籠面臨的困境,也不全是劉明峰造成的,誰能想到,這邊的生番會聯合起來呢?”

阿苦寫完調查報告後,開始思索解決雞籠的問題,作為救火員的他,第一時間就讓人整理了關於雞籠的所有資料。

當看到當地生番聯合作戰,還懂得一些基本的謀略時,他不由有些吃驚。

這是第一次碰到互相有交往的獵頭族,這種交往還已經形成了聯合。

其實這裡的生番,乃是泰雅族,他們生性更加溫和,在雞籠這種相對封閉的地方,他們不僅狩獵,還會種植一些作物。

劉明峰也是看他們溫順,才以為可以靠著貿易壟斷,進而驅使他們。

可在貿易過程中,劉明峰貪得無厭,想要儘可能的從生番手中,獲取到皮毛和特產,進而獲得更多資金開發雞籠。

三天一個價的行為,以及要求出工的舉動,都惹怒了生番,尤其是修築通往雞籠山的路,更相當於玷汙他們的聖地。

所以自然而然,泰雅族人認為這些外來人,想要奴役他們,不少部落便選擇聯合,一同對付這些穿著怪異、舉止怪異的外來人。

而阿苦在綜合分析後,認為眼下雞籠的主要矛盾,就是生番!

不解決生番,就無法正常的進行生產開發活動。

“去找一下趙營長,讓他過來一趟!”阿苦擰著眉對助手說。

不一會兒,7營營長趙鵬程就來到市部辦公室。

“阿苦主任,你找我?”

“嗯嗯,你準備一下,用一個營的兵力,帶上大炮,去周邊攻擊這幾個部落!一句話,我要你把他們的寨子夷平!”

趙鵬程望了一眼說:“滅幾個寨子不是問題,只是……此舉會不會影響大局,畢竟咱們不能陷入持久的治安戰中。”

“原本對待生番,是以交好同化為主,畢竟他們也是東秦島上的人,只是在這雞籠,他們已經攻擊了我們的國民,並且桀驁不馴!不狠狠的打一場,他們不知道痛!要讓他們明白,今天我們可以調來一個營,要是他們還肆意獵頭,那來的就是十個營,一百個營!直到將這裡的生番部落,悉數滅亡!”

阿苦知道眼下若是跑去談條件,難免生番會獅子大開口,但是隻要打上一場,原本的條件就會變為恩賜。

趙鵬程點頭說:“我回去就做準備,爭取在雨季到來前,解決這裡的問題。”

“那就辛苦你了!”

……

等趙鵬程退下後,阿苦又找來陳俊友。

五十個人中,有十一個人,屬於中途醒悟的,他們對激進的做法進行了一定的批判和阻止。

陳俊友更是敢於寫舉報信,沒有這個“吹哨人”,估計國府現在還被矇在鼓裡。

說實話,幹部們內部或許厭惡打小報告的人,但領導一般都喜歡,甚至還會刻意暗示,讓下屬積極的打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