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我走後,那管洪浪滔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顏政對第一批公務員寄予厚望,視他們為朝議院和內閣大員的儲備人才。
僅僅派出去不到四個月,就出了這麼一檔子事,讓他有些意外。
這說明離莫城越遠,地方的權力越有可能任性。
這也是所有制度都會面臨的難題,在交通和聯絡方式不便的古代,這種情況更是如此。
可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原本顏政就是打算,讓這些人自由發揮,看看在國府約束虛弱的狀態下,能不能湧現出一批才能卓越的年輕人。
結果卻是讓他大跌眼鏡,出問題的不是什麼貪腐問題,也不是什麼碌碌無為的問題,而是一群急著表現的年輕人,為了做出政績,不顧民力的進行建設,導致出現一大堆的問題。
這件事也很典型,也給顏政提了一個醒。
在這種飛速發展的階段,官員們都面對的極其確定且廣闊的未來,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去犯小錯誤,反而會有很激情參與建設,因為他們面臨的,幾乎都是美好的前程。
當個幾年幹部就升上朝議院,這在眼下的東秦算是常事!
可正是因為如此,肯定也會有頭腦發熱,急於表現的地方官,他們把官場當作名利場,把政績當作是仕途的墊腳石。
他們這些人不會貪腐,卻比貪腐的危害更大,他們不會不辦事,卻比不辦事的造成的破壞更大。
顏政思索良久,覺得自己之前,一直在忽略這件事情,他不認為劉明峰是孤例,只是此人不幸,恰巧撞上最不該操之過急的職位。
他忙連夜找來阿苦,就這個問題進行洽談。
阿苦也承認有些疏忽,不過卻認為,在莫州市的範圍內,不太可能存在這種情況。
因為莫州市不少家庭中,都有學生在上學,若是有這種類似的事情,那麼一定會有舉報出來。
“這麼說來,離莫城越遠,這類事情越有可能存在?”
“沒錯!其實咱們對於琉球、澎湖、甚至是秦南市,掌控的都不算強,若不是幾個市長每月都有述職報告上交,我們怕是連當地的情況都無從知曉!”
顏政點頭說:“這個問題我也瞭解,所以才派出幾個心腹去掌控這幾地!這次雞籠鬧的一團糟,也是事先沒料到這種情況,我怕是想一天一夜,也想不通雞籠五十個幹部,居然會被一個劉明峰給拉攏分化,也想不到玩政治這麼厲害的劉明峰,卻是個不懂得實事求是的主!”
阿苦不由一笑:“心思用錯了地方,自然以為手握大權、玩弄政治,就能做出政績。他們對君上的安排明顯是不滿的,對雞籠的發展前景應該也持悲觀態度。所以才想著儘快弄出政績,好早點調離雞籠!他們一走,無論攤子多爛,都是繼任者的事!”
“屋簷滴水代傳代,後官不算前官的賬!”顏政想起這句明國諺語,官本位思想真是害死人啊!這群人才能怕是有,可是思想沒端正,初心也不是為民為國,他們服從的只是權力!只是那一頂烏紗帽。
他相信,雞籠的五十個幹部,應該都在劉明峰的拉攏和忽悠下,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都想著早些弄出政績,好早點離開雞籠這個貧瘠之地。
只是在推行過程中,遇到巨大的阻力,造成的結果事與願違,這才出現官員,想要檢舉揭發。
假若推行順利,那麼這些百姓吃的苦、受的罪,將再也沒有人提起。
“阿苦,你同我說實話,眼下咱們東秦的農民,負擔重不重?出工制度要不要廢除?”
阿苦想了想,搖頭說:“負擔不重,出工制度也不能廢除!”
“我在莫州市所見的狀況,都是農戶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出工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原因就是水渠和水塘開挖之後,可以使用很多年!修路的話,也不是年年月月都要修路!且出工可以獲得賦稅減免,百姓也知道出工所進行的勞動,乃是有利於他們自己!
所以積極性其實很高,這項制度也是東秦特色,在各村之中,甚至每年都會主動去進行一些集體勞動,例如整修曬穀場、集體採購農機,這些都是以往出工,教會了各村民眾,在關鍵的時候,必須團結一致!這是一件好事,非但不害民,反而極其有利於建設!
農戶們最大的負擔,也不過是農業品和工業品,這都只能透過供銷社進行交易,所以他們要付出更高的勞動所得,才能購置一些商業品。但是論衣食,東秦的農戶遠勝於明國中產之家,即便是肉蛋雞鴨,也能在一年三節中,出現在農戶的飯桌上!這樣的日子,要多美有多美!”
顏政沉默了一會,點頭說:“看來制度沒問題,人有問題!雞籠這事,也是因為處於草創階段,所以民力才在短時間內被竭澤而漁。假如是個開發不錯的地方,這些幹部想折騰,也找不到新的法子!
不過即便是這樣。雞籠這檔子事,還是給咱們提了個醒。今後要格外的注意,不能唯政績論,也是時候建立監督和評判機構,還得讓老百姓,有渠道能夠說出委屈。就像你說的,莫州市的幹部就不該太胡鬧,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學生!”
阿苦頷首說:“確實應該有監督,事實已經證明,庸官不會辦事,可能官,同樣會壞事!”
顏政笑著嘆了口氣,原本以為是進京趕考交了合格卷,沒想到回過頭一看,眼下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這次雞籠,你帶著一批信得過的去,順帶帶上一個營!我也不打算外放你了,你這些天在軍隊中和幹部中,物色一批人,今後以供銷社為節點進行監察活動。”
阿苦忙鞠躬說:“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