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太監有了刀子之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皇帝與壞皇帝,在大一統的古代王朝中,一直屬於集權體系中的巨大的影響因素。
大朝廷、小地方,大朝廷、小市場,富朝廷、窮萬民。
這種體系之內,集權的君主權力不受制約,好皇帝與壞皇帝,就顯得格外重要起來。
春秋時期的孔子講究克己復禮,範圍是針對整個貴族階級。
此後獨尊儒術後,儒家理論就開始對“聖君”的標準進行設立,三代之治、廣開言路、仁義愛民、虛心納諫、有過必改等等,這些都被譽為是聖君的必要操行。
儒家做出這許許多多的定義,就是希望不會出現壞皇帝,不會出現驕奢淫逸的害民之君。
這就是儒教的思維侷限性,他們知道君主集權專制存在問題,可卻從未想過,改變這個體系。
因為士大夫也是這個體系的受益者,他們更多的想法是,不能讓其餘群體來分享權力。
所以大朝廷這種傳統,一直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失去這個大前提,不管臣子還是平民,都會陷入無措之中。
只是在朱元璋再度集權後,大明不似唐宋時期。
大明計程車大夫可以要求皇帝,卻制止不了皇帝,大明將近三百年的國祚裡,出現的權臣一隻手數的過來。這種權臣,也真不能算是能篡國的權臣。
而且士大夫們也不能保證自身不腐化,其中出現敗類是常態,往往都是一群人陪著皇帝一起敗壞江山社稷。
在焦芳跳反後,更多的官員也開始專注這條終南捷徑。
各位老臣的擔憂,在關稅銀子入庫的第三天,就變成赤裸裸的現實。
朱厚照不僅要修玄明宮,還要擴建豹房。
豹房並非是朱厚照的首創,其本就是皇家豢養虎豹等猛獸以供玩樂的地方,朱厚照是在原址的基礎上,再行擴建。
不少厚顏無恥的官員,紛紛附議稱讚,還有人開始獻寶!
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都不願遵從,曾鑑更是直接請求辭官,朱厚照欣然批准,換上更聽話的屠勳。
曾鑑索性就此告老還鄉,他已經有73歲,歷經四朝,此刻也深感有些心灰意冷。
有年輕御吏實在看不下去,便上書請求留用劉健、謝遷和曾鑑。
劉瑾此刻正得知,竟是直接請旨,將韓文革職,杖罰請求留用劉健、謝遷的給事中呂翀、劉郤。
一時之間,朝內噤若寒蟬。東廠和西廠也緹騎四處,到處搜尋大臣們的隱私罪證。
朝中政變的餘波也開始震顫到整個京師,市井小民都變得人心惶惶。
刁高翰就在這種“恐怖”的氣氛裡,見證了大明朝堂的鉅變,他心裡又覺得好笑,又覺得奇葩。
這也引發了他更深的思考,他知道東秦三院的權力劃分,也通讀過《華夏憲法》。
他覺得若不能制憲的話,保不準東秦也會出現這般昏君,屆時國家肯定會一團糟。
好在東秦已經宣告制憲,再建設十幾年的話,一切都將照著憲法上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被實現。
……
“刁署長,有人求見!”
啟程前一晚,刁高翰正在做著鎮海港的商貿市場計劃,下屬突然來稟。
他放下計劃書,整理衣襟說:“讓人進來!”
來人卻是韓文,戶部左侍郎,他一見面就拱手道:“刁外使,請問此刻的天津,你們有多少海船在哪裡?”
“有船五艘,問這事作甚?”
韓文又問:“那天津海關那邊,會不會妨礙你們行船?”
“呵,我們在那有一百多個兵,天津海關那群太監敢攔,那便是違反兩國條約,我們可以開槍還擊!”
韓文臉上有了一絲喜意,他拱手道:“有一事求你定要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