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打大隅群島時,阿信便乘坐船隻,開啟訪問之旅。

島津氏沒什麼好去的,只在房津港停靠,遞交國書後便離開。

松浦氏和大友氏,也都沒有什麼好談的,同樣是遞交國書,由他們做好決定,再來親自求見。

唯一需要鄭重對待的是大內氏,這也是九州唯一有實力,可以稍微忤逆一下東秦的勢力。

而大內氏這些年也富庶許多,靠著當二道販子,大內氏狠狠的從細川氏、尼子氏、毛利氏那裡賺取白銀。

得益於東秦傳來的灰吹法,石見銀礦在這幾年,銀產量也在激增。

毛利氏、細川氏、大內氏,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這個銀礦,卡在之間的尼子氏,極其的被動。

石見也不屬於他們任何一方,依舊是地方大名在掌控。

大內氏在掌握火繩槍後和後膛75炮後,曾與毛利氏打了一仗,這一仗大內氏大勝。

結果卻由於後方不穩,不得已只得撤軍。

火器的威力讓毛利氏極其驚駭,於是東秦的火器,就以走私的方式,從大友氏和九州其餘勢力手裡,流入了毛利氏、細川氏和尼子氏之手。

在走私火器一事上,九州各方勢力心照不宣,都是為了暗戳戳的給仇家使絆子。

一些領主,也已經能彷造火器,但生產效率卻是上不去,質量也是不忍直視,遠不如東秦貨來得耐操便宜。

……

日本福岡。

由於東秦北方航線,途徑此地,所以福岡已經超越平戶,成為西日本最繁華、富庶的港口。

海參崴來的珍珠、皮毛、人生、乾貨,大明來的瓷器、絲綢、茶葉,東秦來的各類工業品,都在福岡匯聚。

三都商人、江戶商人、京都商人、近江商人,都開始將此地當作大本營經營。

大量資金匯聚,足以改變一個地方的氣質。

阿信還沒下船,就覺得這地方雖比不得大明的花花世界,但也頗為繁華熱鬧。

港口就能看到滿臉渴求和期待的商賈,他們死死盯著海面來船,眼神中彷佛正在計算。

對於高掛星穗旗的船隻,他們也已經非常的習慣,都知道這代表著什麼船隻。

甚至連不少明國的商船,也都會掛著星穗旗來狐假虎威。

不過,當阿信下船,擺出外交使團的架勢,遞交國書後。

福岡市正、市佑全都被驚動,一個個諂笑著小跑而來,一來到港口,就啪的鞠躬,用新話問道:“可是東秦君上的特使駕到?”

阿信澹澹一笑道:“陶大人,幾年不見,不認識我了?”

市正陶宏義打量一眼,這才高興道:“原來是阿信大人!”

阿信拿出國書,遞給他說:“此行我是來求見貴主的,有要事相商。”

陶宏義忙鄭重接過,鞠躬道:“請阿信大人暫住此地,小臣立即前往山口館稟報!”

大內氏此時對東秦異常的重視,在未同東秦接觸之前,大內氏就已經制霸西日本,其所倚靠的就是壟斷對明的朝貢貿易。

在另一個時空,嘉靖倭亂造成嚴格的海禁,此舉讓大內氏迅速的衰,最後被家臣陶氏所篡奪大權,成為傀儡。

而眼下,由於同東秦商貿往來頻繁,大內氏甚至對朝貢貿易不再上心,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打擊九州其餘勢力,使得他們的海貿份額下降。

東秦使者到來,又說有要事相商,大內氏的官員自然不敢懈怠。

五日之後,大內義興派出自家的座船,來迎接阿信前往山口館。

在山口城,阿信受到隆重的歡迎儀式,整個山口城的百姓,都分列兩行,朝著阿信的轎子下跪。

每五步就是一個盔甲鮮豔的武士,搞笑的是,這些武士的盔甲,大多是東秦生產的板甲和布面甲,手裡的武器也是東秦產的軍刀,還有一些武士,手中拿的是火繩槍。

落轎大內館時,藩主大內義興帶著年僅九歲的幼子大內義隆,就站在門口相迎接。

還有一排女卷就在一旁站立著,穿著綢緞華服的她們,一個個都將頭低的恰到好處。

阿信笑意滿滿的同大內義興握手,介紹隨行人員。

大內義興也介紹自己的家人,還讓六七個女兒,齊刷刷的給阿信過了一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