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法定節假日(第1/2頁)
章節報錯
臘月的東蕃,早晚都有了一些涼意。
顏政和族人都喜歡這個季節,這個季節氣溫很宜人,非常適合在野外狩獵和作戰。
加上套種的豆子不需要太費精力去管理,所以這個季節,成為了農民難得的悠閒季節。
種了一年稻子的農民們,在這些日子裡,又拿起了狩獵的弓箭和捕魚的網。
以往他們狩獵,是為了生存,但現在更多的是一種樂趣。
當他們狩獵到了獵物時,也常常會來到紅房前,切下最好的一塊留給顏政。
所以顏政每天醒來,都能看到門口堆積的各種鹿肉。
出於對族人如此擁戴的回饋,顏政決定就不再折騰他們,讓他們好好的休息一陣子。
不單單這些種地的族人,還有就是學生,也知道了原來臘月要放寒假。
唯一悲催的就是戰俘,他們依舊要每天進行伐木、燒木炭、建房、開墾荒地。
不過這些戰俘,卻像是被馴化了一般,他們每天照點上工,賺來一日三餐,只要能吃飽飯,他們幾乎已經習慣了每天如此。
上進些的戰俘,每天也只是想著好好表現,爭取可以早日被歸化。
只能說,他們以前過的是極其不穩定的日子,所以才會被這種鐵飯碗一般的戰俘日子,給弄出了幸福感和滿足感。
而另一夥沒有假期的人,就是各個工廠的工人。
在這種難得悠閒的日子裡,他們收到了顏政增產的命令。
原因就是宋德榮離開東蕃時,帶走了所有庫存的鐵鍋和脫粒機。
在宋家家主的回執信中,顏政還讀到了宋家家主對此事的關切。
這讓他立馬察覺到,他對脫粒機和鐵鍋的定價非常的合理。
宋家站在傳統工匠生產的角度,自然無法理解,為啥東蕃出產的鐵鍋和脫粒機能如此廉價。
事實上,這個價格是顏政精心設計的,他經過成本核算後,將定價定在了利潤的百分之十左右。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明國老百姓和商人,形成造不如買的局面。
同時也是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將量給走上去,如此一來,只要規模上去了,就能形成更強大的生產效率。
屆時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顏政也將進一步把價格打下來,而東蕃的鋼鐵產業也將進一步繁榮。
在這種策略之下,不出二十年,大明許多鐵匠出產的鐵製品,就將在半工業化的衝擊下,徹底凋零起來。
現在誰也看不到這種定價背後的險惡用心,甚至即便是反應過來了,買辦化的商賈們還是會屁顛屁顛的充當幫兇。
而望著宋家送來的年貨,看著這些紅紙、紅布和紅燈籠,以及對聯和剪紙。
顏政猛的反應的過來,他居然還有個重要的共同意識沒有建立起來!
……
“藍雅,今年的臘月三十,我打算讓所有族人,一起慶祝一個節日!”
紅房內,顏政拿著一本大統歷,邊翻邊對藍雅說。
藍雅也拿著一本日曆,只不過她一邊看,一邊正在用鐵筆刻在蠟紙上。
“為何是臘月三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