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初見東蕃(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打狗灣北上後,雖逆風的時候居多,可還是兩天後就趕到了顏安河入海口。
這裡的棧橋已經被修繕了一番,由於族人在此地煮鹽,所以顏政將這裡命名為鹽港。
等李海狗引著那兩艘船靠岸後,船上的莫那部少年,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他們不要命的跳下船,奔到岸上後就躺在地上,一個個都哭了出來。
李海狗覺得很無奈,誰讓這群傢伙一直不願意下船呢?
“李兄弟,咱們這就到地方了?”
宋家派來的人同樣是一個掌櫃,叫做宋德榮,他本是家生子出身,其身材魁梧,雖人已中年,可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子精幹。
能派宋德榮來東蕃,也說明宋家家主對此事的看重,因為宋德榮終究是高過小輩一輩,算是跟在宋家家主身旁的人。
李海狗指著顏安河說:“這條河他們叫做顏安河,由這條河而上,便可抵達那短毛大王的城池!”
宋德榮點了點頭,望了一下這個地方,除了荒涼之外再無他感。
而跟著來的災民也一個個的走下了船,他們望著眼前的土地,眼神同樣帶著深深的迷茫。
“那咱們先去見過那短毛大王?”宋德榮問。
李海狗說:“你同我先回去見過大王,這些東西和災民,讓他們先留在這裡,看大王如何安排!”
宋德榮點頭道:“這樣極好!”
李海狗立馬囑咐了田五幾句,讓他告誡這些人不要亂跑。
而後他叫來兩個蠻子少年,撐著一個竹筏,帶著宋德榮溯流而上。
一路上宋德榮都在好奇的打量著,唯一令他驚奇的就是海邊那條引水渠,那條溝渠在漲潮時流入海水,然後經過幾次抬升,最終化作了煮鹽的滷水。
而且其旁邊墊著稻草,上邊已經滲出細細的鹽。
這種煮鹽的方法他倒是沒有見過,他好奇道:“李兄弟,這個短毛大王在此煮鹽,產量幾何?”
李海狗搖頭道:“這個我也不清楚,不過鹽這東西,他們是不缺的,而且那鹽精細的很,比我以前吃過的鹽,好上不少!”
“哦!”這倒是讓宋德榮驚喜了一下,他忙道:“若是可以,也可同我們做這食鹽的生意!”
“食鹽生意?福建還缺鹽嗎?”李海狗問。
宋德榮笑了笑道:“福建自然是缺鹽,雖靠海,可福建卻沒有灶戶,朝廷鹽政也一直沒有管到福建,加之廣鹽海運至福建,也只要兩三天,所以福建吃的鹽,大多從外邊購入!”
李海狗點了點頭:“那倒是可以同短毛大王好生說一下,想必要多產一些鹽,也不難!”
其實宋德榮還有一條沒有說明,那就是這些鹽他們大多是拿來走私的,運用水利之便,直接走私到閩北和贛東地區去。
這門生意同樣是一本萬利,即便是福建官府,也由於天地皇帝遠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又行舟一會後,李海狗在前邊遇到了溯流而下的一夥蠻子,這些人見到他們,嘰嘰喳喳的說了幾句。
然後他們這些蠻子就高興的加快了速度,還時不時的歡呼了幾聲。
宋德榮看著這來人都是短毛黥面,忽然明白了短毛大王這個稱謂。
就這樣一路逆水行舟,宋德榮時不時就過問一些資訊,李海狗也儘可能的回答。
等看到莫城後,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時分。
宋德榮一路舟車勞頓,可當看見這邊良田阡陌,還是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