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再次改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部落的雙搶持續了大概二十五天才結束,族人們也終於能夠喘口氣。
顏政讓人將一部分陳糧釀成了酒,一部分用來餵養小牛和種豬,另一部分則發放給了族人。
糧囤裡又都裝滿了新糧,顏政自己都沒有想到,大的糧食危機居然一直沒有出現!
只能說種地的方法得當,加上東蕃島的水熱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就連臺風也被中央山脈給擋住了!
難怪當年康熙平臺後,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民間就自發移民上去了幾十萬人。
逼的康熙不得不設定“土牛”劃界,防止漢人過界侵佔原住民的土地。
而糧食歸倉了,顏政也就有了底氣下達了一系列的政令。
首先宣佈整軍,徹底確立軍制。他實事求是的精簡了軍制,將營作為基本作戰單位。
一個步兵營由五個連組成,一個連由三個排組成,一個排由三個班組成,每連的上限定為100人。同時確立了旗手、鼓手的編制,另有5人編制炊事班1個。
這次確立軍制後,許多東西都要隨之而變化,因為現在總共有四個排,加上偵察排,加上職業軍人,經過擴軍後,總共也就800人左右。
而軍制一旦確立,那麼民兵就徹底同作戰剝離開來,所有編入營中的,都將算是現役軍人。民兵雖有訓練,但變為每三個月集結訓練一次。
同時軍隊放棄狩獵任務,在疆域內狩獵的事情,顏政不再過問,由首領和族人們,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這種軍制,類似於19世紀的歐洲國家,其誕生的背景就是軍隊開始火器化。
且經過鐵木針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顏政現在也已經有了三十多杆火繩槍,所以特意裁撤不合格計程車兵,將軍隊整編為一個營!
營長由他親自擔任,這個營無疑就是軍官預備營,只要熟悉了裡頭的框架,這些士兵未來都有可能成為連排長!
五個連長就是原先的四個排長和力木,至於排長和班長的話,就靠士兵們自己推選,然後再由顏政考核。
而在確立軍制的同時,顏政也下達了分田的命令,宣佈每個族人,按照一妻二妾的標準分田,每人可分田二十畝。
田畝分下去後,要拿出一部分的田來種植指定的作物,例如苧麻、或者以後需要的其他的經濟作物。
這個政策宣告了部落公有制徹底的破產,私有制的時代直接到來。
且這項政策推出後,匠人們的身份也被拔高了不少,他們可以堂而皇之的吃公糧、領工資!
賦稅這個概念也被提出,交公糧這個詞,將很快出現在部落。
只是這項政策並沒有讓所有族人都認可,但顏政選擇了強制推行,任何人敢在背後說個不字,都要被送去小黑屋裡教育。
而第三個政策,則是行政制度的微調,顏政在這方面不敢妄動,只是任命首領為莫城行政官,讓他管理莫城極其各村的一些事物。
同時提拔藍雅為莫城書記官,主要負責傳達顏政的相關指令,協助管理各個村長。
這也是為了慢慢的搭建框架,同時也是為了讓其他部落可以接受任命。
相當於變相的為國這個概念打基礎,保證可以順利擴張下去。
…………
紅房,在這次改制後,顏政召見了願意留下的大明歸化民們。
十七個男子中,所有人都願意歸化,這些女子更是極其願意留下。
使得他們願意歸化的原因,就是顏政趁著這次改制給他們分田分屋了。
而且還像模像樣的給他們寫了一份契書,上邊摁著顏政的手印。
這比千言萬語的挽留來的實在的多,以至於搖擺的人都堅定了歸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