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複雜的形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同首領和巫達成重要共識後,顏政趁機瞭解了一下週邊的態勢。
這一瞭解不得了,他原本以為自己部落應該屬於比較強大的存在,可是在同首領交流過後,他才對整個地區的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
他所在的部落,應該被稱為毛烏社莫那部,社可以理解為是各部落的源頭大部落的稱謂。
而按能夠出動的青壯男子算,莫那部在這片地區,只能算是一箇中等部落。
在其周邊,最強大的勢力就是岸里社,其次是鬥尾社。
這兩個大部落,都有五六個分支在這個地區。
希魯所在的部落,就是岸里社阿納部,位於莫那部的東南方向,只隔著一片獵場。
雙方目前對這片獵場存在爭議,但是經過多年的鬥爭,已經漸漸預設了一條界限。
平日裡唯一的衝突,就是互相喜歡把對方部落的人當作獵頭物件。
且周邊各個部落,也呈現出了犬牙交錯的形勢,同時又出現了各社之間的小聚集現象。
只是由於獵場資源的爭奪,導致了各個部落間,幾乎都存在爭議,所以幾乎都把對方當成可以獵頭的存在。
除此之外,就是生存在這些較大部落夾縫地帶的小部落。
這些小部落不能稱之為常駐部落,他們往往在一個地方待一段時間,佔據不了足夠的獵場資源,就選擇遷移。
這種小部落,往往是被放逐的,或者是在同敵對部落的作戰中失敗的。
他們過著遊獵的生活,渴望能夠找到一塊地盤安定下去。
顏政所在的部落,最初也屬於這種小部落,只是首領比較幸運,佔據了一塊不錯無主獵場。
而在瞭解有這個族群之後,顏政立馬就明白,這些人最好的統戰物件。
且他堅信,他們部落有這個能力去同化掉這些部落。
因為若是單純狩獵,那麼在沒有足夠大的獵場時,斷然不能增加部落人口,否則就會出現有人餓死。
但只要進入農耕,一兩畝土地,就足以讓一個人吃飽穿暖的活下來。
所以顏政立馬制定政策,依靠強大的武力,團結遊獵的小部落、限制岸里社和鬥尾社,有目的有計劃的吞併毛烏社其他三支。
就這樣,在擁有對周邊“國際形勢”的基本判斷和應對策略後,顏政率團正式會見了來交易的阿納部。
阿納部按照約定,帶來了不少獸皮和穀子、豆子,以及一些肉乾。
只不過這次會面,阿納部這一百五十來個青壯,卻是沒有了上次那種囂張,他們站在遠處,不敢多靠近。
不少人目光中,都流露出來了一種對未知的恐懼。就連他們首領阿納,目光也多有閃躲。
顏政和首領都穿著竹甲,笑意滿滿的望著。
這兩天,在部落婦人的努力下,終於趕在同阿納部他們交易前,讓部落的四十六個青壯穿上了竹甲。
所以這場交易,理所當然的也是一次武力展示。
顏政為了保證足夠的威懾力,還讓這些新晉甲士排成三列,一人一根石矛,腰間還揹著一張弓,和一個皮製箭囊。
站在排頭的則是魃萬和部落第二勇士阿奈,他們二人腰間都彆著鐵斧頭,手中握著一根長矛。
雖說在顏政看來,這個甲士方陣槽點特別多。可是首領和巫看了一眼後,就像是靈魂出竅了一般,半天都說不出來話。
他們以前那裡見過整齊站立的方陣?尤其是整個方陣,還穿著形制統一的服飾。
遠遠看去,都分不清楚,這裡頭有多少張臉,就彷彿每個人都是一個面目一樣。
整個方陣,無形之中就有一股子不怒自威的威嚴。
族人們只要遠遠看一眼,立馬就對部落充滿了信心,他們真覺得,靠著這些人,他們就能把所有敵人全部殺光。
至於在其他部落眼裡,自然就是對信心的打擊了!
半晌後,阿納頭目才回過神來,他讓希魯過來交涉,自己則帶著青壯們,繼續遠遠的貓著。
希魯緩緩走到方陣前,望著有些陌生的顏政恭敬的行禮道:“莫那頭目,政,我們按照誓約,前來同你們部落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