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委曲的盡頭是沒有盡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影視圈也是江湖,講的是輸人不輸場子。
今天,唐秦提出來不同的死法,可把一眾香江的武指們給震嘍。
“我們得把場子找回來。”一個唐秦壓了袁家整個龍虎武師,袁祥仁在跟大家吃飯的時候就板上了臉。
可是,鬱亮不說話,王詩不說話。
這些天,在琴島,每頓飯都是海鮮,這讓一眾武師為總導演瘋狂叫好。
唐秦的執導能力和功夫大家也是看到的,現在,人家壓了一頭,這一頭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也不要爭一時的高低,”袁和平道,他經過多少大風大浪,可是就是沒有在劇組中,導演能壓他們一頭,請他們來不就是為了武打戲嗎,可是唐秦只跟他們接觸了一年,就不得了了,“後面殺陸謙那場戲,我的意思是要打得精彩。”
他的意思是把後面陸謙設計成功夫與林沖差不多,打個最高峰的戲……
其實,唐秦也是這樣想的。
風雪山神廟這場戲,就武打的技術含量和藝術美感而言,並不如林沖與魯智深過招一段戲,也不如武松醉打蔣門神、燕青打擎天柱等幾場戲,但仍然深深吸引感染了觀眾。
其妙處有三:首先是反向渲染。如前所述,把林沖的知足安樂,這風暴之眼的平靜與風暴的狂暴的對比做到極致,藝術效果的真正張力因此出來。
其二,與劇中其他打戲相比,這段戲尤其注重了白雪、大火、紅血,三者在視覺效果上的搭配,形成一種暴力美學。
如果說武松血濺張都監鴛鴦樓那段不可無月光,那麼林沖山神廟復仇就不可無風雪,不可無大火。
大雪滿頭,寒風拂面,火光烈烈,映照之下,林沖眼中亦波光流動,他這句才更有聽頭:“我不願殺人,也不想殺人!是你們逼我殺的。”
唐秦的處理,一切的一切,從場景,音樂,到人物的一言一語,一招一式,一舉一動,每個細節,都滲透著人物性格。
“袁導,最後這段打戲,要延長……”
袁氏兄弟沒有想到,唐秦直接提出來。
這段打戲之所以延續這麼長,讓陸謙這麼“經打”,觀賞性固然是一個考量,但唐秦更深的考量,還在深化人物性格。
袁祥仁無話,總導演都這樣說了,兩人只能設計動作。
可是袁祥仁也明白了,這樣層層鋪墊之後,最後這場打戲,絕對是最好看的部分。
打戲的具體動作還在超計,唐秦把周野芒與王全有叫過來,先拍文戲……
“陸謙,就是一小人,忘恩負義。”王全有對陸謙的理解,也是上課時老師的理解。
其實,在唐秦的水滸傳中,林沖跟書中林沖性格有質的不同,幾乎可說是另一個人。
書中寫,林沖不是濫好人。他誠然善良,但對陸謙,早就想殺。在東京滿大街找,在滄州也是。
但依唐秦的設計,林沖人設是純良到底,陸謙該死,這當然不必權衡,但心裡還是一軟……
陸謙何嘗不是一個走錯路的林沖,當高太尉派富安找到他陷害林沖時,他第一個反應也是將金銀拂的一地都是,轉身欲走。但畢竟京漂一個,辛辛苦苦積聚了一點功名,不肯捨棄。
陸謙這裡著墨深化,正是魏延類的鋪墊。也是對人性善惡的深刻闡釋。
譬如《連城訣》裡的花鐵幹,好人做了一件壞事之後,可能比壞人還壞。
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