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九龍到屏山,景觀從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瞬間過渡到磚瓦漆黑的祠堂塔樓,讓人猝不及防,彷彿一腳跨進時空隧道,從繁華的國際都市穿越到了古樸的南粵鄉鎮。

屏山,位於新界西北,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鄭氏,早在12世紀便定居屏山,先後建立三圍六村——上章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和新起村。

這裡是香江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建築,也藏著香江人心中最高規格的宴席——九大簋。

“蠻好吃的,在這裡有熟人。”噢,又是一個局。

香江早年,能請得起人吃九大簋,說明主人家極有錢,能受到邀請吃九大簋,也說明客人自己有身份,“九大簋”就在鄉宴主客間的互相吹捧中被演繹得越發神秘。

“邵先生,隆重了,不敢當,”唐秦謙虛道,“我記得,1986年英女王訪粵,粵東省政府在白天鵝賓館設宴招待,呈上的正是九大簋。”

“對。”邵先生笑得開心,“盆菜,是特色,待會兒一定要多吃點。”

“好啊。”唐秦欣然應允。

經過古色古香的邵氏宗祠,看到粉色杜娟託著馬賽克瓷磚上“屏山傳統盆菜”的路牌,蔥蘢的綠植把人引向更隱蔽的店面,白底紅字的招牌邊緣已經生鏽,拉開玻璃門,裡面卻別有洞天。

小小的櫃檯上擺著觀音像和福祿壽,各種各樣的杯盤碗碟、擺件茶壺,銅皮的、木質的、陶瓷的,帶著公雞、清花、萬壽無疆、蟠龍翻雲的花紋,把四面牆的櫥櫃壓得搖搖欲墜。

“看起來象古董店。”唐秦道。

“這都是歷史。”邵先生笑道,“永興。”他看向灶間,唐秦也看向裡面,逼仄的店面盡頭是緊湊的廚房,幾口巨型炒鍋承載著主要的生產任務,難以想象幾人、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的宴席,都可以在小小的空間裡完成。

“六叔。”六十多歲的老頭居然喊邵先生為叔。

邵先生笑著答應,很自然,他又笑著介紹唐秦,“唐生是我的朋友。”只此一句。

“唐生。”六十多歲的老頭對唐秦也很恭敬。

“永興是我們塘坊村盆菜的掌門人,也是屏山鄭氏的第27代傳人,我請的客人都到了嗎?”邵先生又笑問。

“都到了,就等你了。”

邵先生帶著唐秦朝裡面走去,“盆菜是南粵民間口口相傳的極奢宴席,“九大簋”的最後一道菜……”

他推開一間屋門,裡面的幾個人都站了起來。

桌上,已經上菜,除了九大簋之外,一同上桌的,還有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孤、魚肉丸、菠蘿紫薑……

唐秦看看與這裡融為一體的邵先生,一個上海的富家子弟,本來可以什麼都不幹,可他這一輩子卻做了別人幾輩子都沒嘗試的事情;

一個混跡在上流社會的電影電視家,燈紅酒綠下卻能把生命的通達融入到鄉野田間……

“介紹一個朋友給你們認識。”邵先生沒有大張旗鼓,只是用很親切的語調推出唐秦,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實在很舒服

“孔明先生。”武思源笑著站起來,伸出手來,“很喜歡你的諸葛亮,感覺你不是在演,你就是諸葛亮……”

這樣的誇獎,唐秦聽過多次,早已有了免疫力。

可是,武思源的來頭比較大,被譽為香江電影教父,江湖地位頗高。身兼多職的他在各方面的成績都非常好,導演、監製、出品人、製片人等,並且挖掘和培養了許多電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