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深碟子和淺碟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天,導演組和整個劇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定諸葛亮的人選。
臺長王楓、副臺長戴臨風及其他幾位導演、專家組成員,都早早來到了會議室。
見試戲的演員沒來,王楓不禁有些不滿,一些專家也不時看看手錶,大家的時間都很緊張嘛。
“小唐呢,他怎麼也沒來?”王楓管不著濮存晰,可是唐秦還是中華電視臺的人。
“阮臺也沒到……”蔡曉晴注意到阮若琳的座位是空著的。
還有,總導演王扶林也沒來。
“那我們乾脆不等了。”有三國演義的專家就要站起來。
“嘿,都等了半個小時了,沒事我們就走了……”更多的人就坐不住了。
正說著,王扶林進來了,他直接走到王楓身邊,俯下身子悄悄道,“人藝的濮存晰,決定退出這個角色的試戲。”
嗯?
王楓一下抬起頭來,全國盯著這個角色的人太多了,機會擺在面前,他卻不珍惜。
“不是這樣……”王扶林把一封信遞給王楓,其實剛才他已經跟濮存晰談過了,濮存晰很清醒,看來作出這個決定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王楓開啟信封,這是濮存晰寫給王扶和整個導演組的一封信。
信裡感謝了導演組和整個劇組對他的肯定,但是也說出了自己為什麼退出試戲的理由。
這個再由緣於那晚上的一場酒。
“……酒值半酣,我在這位比我小十歲的年輕演員身上,看到了他的臺詞功底有多深厚,他能夠帶動我的情緒,讓我身臨其境那個鼓角爭鳴的古戰場。”
信不長,王楓臺長繼續往下看。
“……臺詞功底深厚,演技炸裂,眼神肢體動作無一不是諸葛亮的完美詮釋,他的表演是最沉浸、最豐富、最讓人動容的。
暗夜燭光中,他虛弱地吹滅蠟燭時,我就知道,我不能再參與這個角色了他演出了諸葛丞相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涼同時,那種與日俱增的孤獨感,可是那晚上,我們多麼高興,氣氛多麼熱鬧,我只能說,他已經沉浸進這個角色了……
三國演義,明明知道是演義改編,可是我在唐秦身上看到了正史的影子……”
哦,戴臨風也把信接了過去。
“……諸葛亮已經是一箇中國人心目中的圖騰符號,影響了無數人包括年輕人的文化審美。
扮演好諸葛亮,從這一點上,往大了說,對文化、民族乃至國家都是有益的、有功勞的。
三國一書中,諸葛亮27歲出山,劉備自從有了軍師,從一方土地走向盛世帝王,三國鼎足之勢形成。
今年,唐秦也二十七歲,我鄭重建議各位領導各位專家,由唐秦來出演諸葛亮這一角色……”
信件在現場繼續傳遞。
此時的那些專家,一個一個神情肅穆,再無言語。
“借用三國出師表中一句話,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王扶林沒有看信,他就這樣看著門口,這封信最後,濮存昕的話,讓他更加動容。
“……但是我想引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那句至理名言:應當發自內心地愛藝術,而非在藝術中愛自己,正因為要熱愛藝術,我才做出這一決定……”
“這是一位君子。”李希凡看完信,默然不語,良久才道。
“我想知道,那晚,兩位諸葛亮喝酒了?”仲祖光一幅探究的模樣,“兩位到底說什麼了,才讓小濮寫了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