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英最先遇到的是鄭嫻雅,兩人因一曲《摽有梅》相識,幫助彼此挺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成為了知己好友。

鄧思靈加入舞名的時候,已經是青年芭蕾舞界的有名演員。她的家庭比較特殊,她是被領養的,這件事她從沒有對任何人說過,而總是對家世閉口不談。小時候因為對舞蹈的熱愛,獨自跑到當時全國聞名的女舞蹈名演員陶蘭巡演時居住的賓館,苦苦哀求拜師學藝,陶蘭確定了她的實力,沒有拒絕。鄧思靈給家裡留下一封信,一去就是七年。這七年,她作為陶蘭的唯一一個徒弟,隨陶蘭幾乎演遍了大江南北,舞蹈功底突飛猛進,也親眼目睹了陶蘭從黃金的時期一直到功成名就而選擇退隱的全過程。她記得陶蘭一字一頓地對自己說,一個人要想成長必須要加入一個團體,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她還說,她這一生錯過了那個最理想的集體,跳了一輩子獨舞,實在不甘……

後來在一場比賽中,鄧思靈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年輕舞蹈演員趙妍舞和年輕歌唱家鄭嫻雅,得知趙妍舞有創見舞團的想法,立即大力支援,併成為了第一批加入的隊員之一。

鄭嫻雅對於舞蹈不很瞭解,但一個舞團不能沒有自己的歌曲,所以鄭嫻雅最先是作為譜曲人加入舞名的,後來譜曲的事不很多了,她又閒不下來,正好以前的位置是女高音歌唱家,鄭嫻雅便成為了譜曲兼演唱。

歷經了無數坎坷,無數風雨,舞名終於成立了,並在成立兩年後的國賽中一戰成名。

回憶到這裡,趙妍舞回頭看了看床頭櫥櫃裡那個一塵不染的,金閃閃的獎盃,心頭一股暖流湧上。她坐起身,看了一眼表,一如既往地叫了一聲“不好了”抓上外衣衝出門去。

沒做過什麼值得驕傲一生的事,唯一的一件,就是當年面對家庭和社會的重重壓力,我沒有退卻。我沒有退卻!

我,不會退卻!

這可是在追逐著畢生的夢想,年輕的我們,又有誰會退卻呢?

《起舞吧少年》以舞之名(二)不退卻!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