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計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款b4榴彈炮在1931年裝備蘇國紅軍。
不過一開始它並沒有得到重視,只是用來閱兵,它的成名之戰在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
這款重型榴彈炮大放異彩於蘇德戰爭,一炮摧毀一座碉堡,德軍見了就逃跑,所以又被稱之為德軍快樂炮。
看著資料圖片上,需要履帶牽引車才能機動的重型榴彈炮,李大團長眼神極其炙熱。
陳老闆給的這款慈父之錘重型榴彈炮,應該不比小鬼子的240毫米重型加農炮要差。
畢竟陳老闆出品,必屬精品。
李雲龍看向通訊員陳保山:“小陳,立即叫王參謀長和邢副團長到指揮部開會!”
通訊員小陳是山西人,年齡19歲,人很機靈也有點文化,便被李雲龍帶在身邊當通訊員。
小陳身上攜帶一部大功率步話機和一部小功率步話機,他還會收發電報。
如果是出遠門,還會帶上一部無線電臺,由警衛員黃二虎負責攜帶。
王參謀長和邢志國身邊的警衛員也帶了步話機,所以陳保山直接拿起步話機呼叫王德厚和邢志國。
大約二十分鐘後,邢志國和王參謀長先後邁進團部。
“老百姓已經在開始收秋糧了。”跟陳老闆打完招呼後,邢志國便說道:“預計十天左右收完。”
晉西北的地貧瘠,老百姓以農業為根基,所有的事情都是集中在土裡地,一切都是為了收成,天不亮就下地幹活,天黑了才回家。
而如今到了秋收的時間,雖然收成不多,但如今有八路軍保護,收上來的糧食也能勉強維持一年。
家裡實在有困難,沒有糧食收成,或者收成太少的,新一團也會給一些糧食渡過難關。
由於地形的原因,所有的秋糧收完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現在是特殊時期,不管秋糧熟沒熟,都得把糧食從地裡收回家。
】
糧食收回家後還不能馬上放進倉庫裡,或者埋在地裡,而是要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水分才能儲藏。
“十天?”
趙剛眉頭微微一皺:
“新二團和獨立團發來電報,他們兩個防區的老百姓渡過黃河,需要大約15天時間。”
“這樣看來,咱們的時間很緊迫啊。”
邢志國語氣詫異:“老丁和老孔不是發來電報,說是堅守15天沒有問題麼,至於我們這裡,別說堅守15天,就算給第10師團150天,鬼子也打不進來。”
邢志國跟李雲龍、丁偉和孔捷是四方面軍的老戰友。
在私下,邢志國也經常稱呼李雲龍為老李。
王參謀長點頭說道:“時間上是來得及的,等新二團和獨立團的老百姓渡過黃河之後,他們兩個團撤出防區向咱們靠攏,咱們集中兵力擊潰第10師團後,老百姓撤到恆山和大孤山一帶,再反過來尋找戰機,看能不能擊潰日軍一到兩個二線師團。”
這也是李雲龍一開始的作戰計劃。
目前看來,這個作戰計劃沒有什麼問題,一切的軌跡向計劃的方向發展。
另外四個師團子向新二團和獨立團防區攻擊不順利,而第10師團是壓根就打不進新一團的防區。
地雷、加厚暗堡和坑道與反斜面等多種戰術結合,強悍的炮兵火力,充足的彈藥和後勤補給,即便是關東軍第10師團,也難以撼動新一團,現在新一團的戰鬥力,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現在情況有變,你倆先看一看這個。”
李雲龍指了指桌上陳老闆提供的資料,表情有幾分凝重和炙熱。
看到李雲龍的表情,邢志國和王德厚詫異的拿起桌上的資料。
資料一兩份,剛好兩人一人一份,他倆看資料的同時,趙剛在一旁將大致的情況先講了一遍,不過沒有資料上那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