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冷酷而又恆定的流逝著。

一天時間轉瞬即逝。

新一團的先頭部隊,率先抵達了日軍保定以南的前沿陣地,並跟鬼子和偽軍發生交火。

不過,新一團的先頭部隊只是佯攻。

只是略一交火,新一團的部隊便撤退了回去。

因為這時候,新一團的主力還在來的路上。

鬼子和偽軍在保定周圍的兵力,足有30多萬。

新一團加冀中軍區部隊,總兵力大約20萬人。

這是一場中等規模的大兵團戰役。

像這樣的戰役,不是三兩天就能結束的。

“報告團長,先頭部隊與鬼子偽軍交火,先頭部隊已經撤了下來。”

新一團的團部裡,一名參謀向李雲龍彙報道。

在團部的周圍,各營按照命令和計劃安營紮寨,一眼望不到頭密密麻麻的軍綠色帳篷,被支撐起來。

這軍綠色帳篷也是來自於陳老闆。

一般情況下,日軍的帳篷是白色,以前陳老闆提供的帳篷也是白色。

不過,作為一支正規的中國野戰軍部隊,帳篷自然要符合戰場。

新式帳篷重量沒有增加,但布料更優質,質量和防水效果更好。

當然,為了防止鬼子和偽軍偷襲,幾個新一團的重灌合成營被擺在了最前邊。

同時天空偵察機不停地對日軍陣地實施偵察。

“偵察機有沒有什麼發現?”

李雲龍點了點頭,旋即問道。

王德厚回道:“目前已經發現敵人構築了完善的土木工事,以及在陣地前方構築了大量反坦克錐,另外還有很大的雷場,應該埋了不少地雷和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錐?”

李雲龍雙眼微微一眯。

反坦克錐這玩意,在進攻太原的時候,鬼子就弄過。

但是太原的鬼子物資匱乏,這玩意弄的不多。

重炮幾輪覆蓋後,將鬼子的反坦克錐都給炸掉。

但是華北方面軍的鬼子,顯然混凝土物資更充足,在防禦陣地前方搞了大量的反坦克錐,以用來阻擋八路軍坦克的進攻。

李雲龍學習過《大兵團大縱深戰役理論》,對這反坦克錐自然是不陌生。

反坦克錐是用混凝土鑄造的一種三稜錐,準確點是三稜柱,但是是橫向放置,所以一般人都說是錐,大概是半米高。

以一定間距擺成一個大面積的網狀陣地的三稜錐,但不必然是正三稜錐,首要用混土壤鍛造成形的。

首要用來阻礙履帶式坦克車。

原理是,履帶式坦克車碰著反坦克錐的時候,因為土地前端滑膩,加上履帶式坦克車的動力猛。

所以,坦克車很輕易的由反坦克錐的一個平面滑上反坦克錐的低頂端。

當坦克車滑到頂端的時候,因為坦克車的底部不是滑膩的,所以很輕易卡死在上面。

這時反坦克錐就彷彿一個千斤頂一樣,即便是你將它推倒,它仍然有一個尖錐朝上,阻礙坦克前進。

這種錐一般會排很長,很大一塊地,讓敵軍必須去清除這種難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