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

下午兩點,從大孤鎮前往河源縣城的公路上,姚尚文的嗓音大吼。

距離鬼子修築的加厚炮樓700米的位置處的公路。

一輛解放牌卡車把車剎停,卡車後拖拽的一門150毫米榴彈炮也跟著停在原地。

卡車上的炮兵們紛紛跳下來,周圍都是頭戴鋼盔的新一團一營戰士。

張大彪緊隨其後,從一輛吉普車上跳下來,來到一處地勢較高的觀察點。

警衛員把望遠鏡遞給張大彪,張大彪便趴在地上,舉起望遠鏡朝遠處的鬼子炮樓看去。

透過望遠鏡的視野,只見這是一座修到一半的鬼子炮樓,鬼子已經發現了到來的八路軍,把槍都架了起來,而建築工人和老百姓已經作鳥獸散了。

“大概30個鬼子,50多個老百姓和工人。”

“這個炮樓還沒有修完,洋灰都還沒幹。”

一連長把偵察到的情況報告給了張大彪。

張大彪立即找到姚尚文,說道:“姚營長,鬼子的炮樓還沒有修好,洋灰都沒幹,這點鬼子和半成品炮樓就交給咱一營,你的大傢伙就別架了,省的等浪費炮彈。”

姚尚文聞言,舉著望遠鏡看了一會兒,說道:“行,那這炮樓就交給你們一營了。”

新一團第一階段的作戰,是端掉鬼子在城外的所有炮樓和碉堡。

因為通往縣城的路都被鬼子修了碉堡和炮樓。

只有端掉了這些碉堡和炮樓,才能繼續下一階段的作戰,即圍點和打援。

所以,新一團的炮兵部隊分成了三部分,分別配合步兵端掉河源、安化和平安三座縣城外的碉堡和炮樓。

各分割槽的部隊,從各處全面出擊,把鬼子的封鎖線分割成幾部分,以保證主力部隊將碉堡和炮樓逐個擊破。

利劍中隊也以戰鬥小隊為單位負責滲透,剪斷鬼子的電話線,並監視三座縣城裡的鬼子偽軍。

李雲龍安插在三座縣城裡的情報人員已經跟團部失去了聯絡。

不是被逮捕,就是犧牲了。

新一團各部之間在第一時間就更換了密碼本。

在張大彪的命令下,一營炮連迅速把迫擊炮架了起來,二連的一排做好了進攻準備。

一排迫擊炮彈打過去,伴隨著轟轟轟的爆炸聲,鬼子頃刻間被炸得人仰馬翻,伴隨著炮火延伸,還未凝固的炮樓如同紙湖一般被迫擊炮彈炸掉。

二連一排的戰士三人一組,配合著朝著鬼子進攻。

炮聲剛停,二排的戰士已經進攻到了距離鬼子一百米的位置。

在各戰鬥小組的互相配合下,戰士們一邊攻擊前進,一邊朝著鬼子射擊,鬼子頓時被火力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鬼子完全無法想象,八路軍士兵在進攻的途中,還能有如此強悍的火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八路在防守,日軍在進攻。

三三制戰術早已演練很多遍,但這是第一次用於實戰。

在望遠鏡裡看著幾乎處於捱打狀態的鬼子,張大彪的神色非常滿意。

正常情況下。

鬼子處於防守一方,30多號人擁有兩挺機槍,憑藉充足的彈藥和精準的槍法,能輕鬆應付八路軍一個連的攻擊。

但是戰士們手裡的武器比鬼子好,槍法不比鬼子差,只要鬼子一露頭,立刻就會遭到擊斃。

再加上嫻熟的戰術配合,壓倒性的兵力與火力,鬼子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兩個照面後,鬼子自知不是對手,丟下20多具屍體,剩下的10餘個鬼子提著武器轉身就跑,撒腿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