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東北方向城牆缺口,標尺五百六十六,仰角二十九,向右三十二,放!”

隨著一名利劍特種隊員在大功率步話機頻道里的呼喊聲落下。

距離太原城牆五公里開外的炮陣地上,隨著炮手向後拉弦,兩門榴彈炮的炮身勐然一震。

炮口勐然綻放出兩團霎是好看的橘紅色火焰與硝煙,伴隨著通通兩聲爆響,灼熱的氣浪掃過,炮座四周騰起一片灰塵。

約莫10秒後,炮彈帶著尖銳的呼嘯聲,馳落到東北方向城牆缺口處。

轟轟!

火球與硝煙籠罩,衝擊波夾著彈片橫飛。

兩發炮彈均正中缺口,滾滾硝煙和灰塵從缺口出騰空而起,正在補修缺口的鬼子偽軍以及沙袋瞬間被撕成了碎片。

而且,被2發炮彈擊中的缺口,比原先更大了幾分。

“第二個缺口,也有鬼子偽軍在封堵修復。”

趙剛及時提醒。

“傳我命令,分出2門榴彈炮專門炸封堵修復缺口的鬼子偽軍,勞資倒要看看,是鬼子偽軍多,還是勞資的炮彈多。”

李大團長一點都不慌。

兜裡存貨充足,李大團長也是讓炮兵徹底放開手腳炮擊,不用節省炮彈。

所以炮兵部隊的炮彈儲備是3個基數,每門75毫米山炮是300發炮彈,每門105榴彈炮的炮彈是240發。

除了彈藥報銷之外,這次攻打太原,若是彈藥不足,李雲龍可用無線電通話機向陳峰呼叫空投。

再加上2萬民兵和民夫的後勤保障,攜帶的備用武器和彈藥之外,李雲龍根本不用擔心彈藥不足。

很快,第二個缺口處試圖封堵修復缺口的鬼子偽軍被炸成了碎片。

炮擊了快半個小時,利劍中隊的特種隊員們,對各炮位炮擊城牆的射擊諸元已經爛熟於心。

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

看到封堵修復缺口的鬼子偽軍被解決,李雲龍微微鬆了口氣。

特種兵和炮兵結合,這仗打得舒服。

即便再有鬼子偽軍試圖修復缺口,榴彈炮也會送鬼子偽軍上西天,李雲龍旋即不再關注缺口的情況,而是舉起望遠鏡看向太原的上空。

隨著時間的推移,鬼子的氣球越升越高,升到距離地面超過2000米的時候,鬼子的氣球開始向北方向移動。

沒多久,鬼子的氣球就飄過了太原北城牆的正上方。

精明的李大團長早就猜到鬼子的氣球是想找八路軍的炮陣地,然後向城內的鬼子炮兵引導開炮。

不過,隨著他的命令下達,各機關炮位已經準備就緒。

在正面戰場,國軍研究過破解日軍氣球引導炮兵進攻的辦法,但以當時國軍的火力,實難做到這一點。

所剩不多的飛機不太可能為了打一個氣球而出動,而且極有可能在未接近目標之前就遭日機擊落。

當時國軍能移動部署的高射炮,最大射程也只有2000米。

不過,李雲龍手裡的這款厄利孔機關炮,效能十分先進,雖然有效射程只有不到1000米,但在45度時射擊,最大射程可以超過4000米。

射擊2000多米的高空目標,精度很差。

但仍然是那句話,精度不夠,數量來湊。

鬼子氣球經過太原北城牆上空不久,各機關炮位便開炮了。

通通通通通通…

連續密集的悶響聲中,100多門機關炮同時開火,曳光彈道瞬間佈滿整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