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攻擊時間後,李雲龍便率新一團來到城南。

並迅速確定好指揮部,是一座老百姓的院子。

踩著梯子站在房頂,用望遠鏡就能觀察到城牆的戰鬥情況。

並將各營長和直屬連長叫到指揮部,召開作戰會議。

在會議上李雲龍分配了作戰任務,這次由二營擔任先鋒,等二營攻入城內後,三營迅速跟進跟敵人打巷戰。

這次張大彪的一營作為預備隊。

這個結果張大彪也沒有異議,之前基本上都是一營擔任主攻,其他兩個營輪著擔任預備隊。

輪也該輪到二營或者三營打一次主攻了。

會議結束後,李雲龍便下令騎兵營、機關炮連還有重機槍營把防毒面具集中起來,拿去支援新二團和獨立團。

隨後又給王承柱下令,分出6門山炮分別去支援新二團和獨立團。

並且各派了10門機關炮過去保護山炮,以及送過去20多張迷彩偽裝網。

並且囑咐在轟開城牆之後,炮兵立即將山炮、機關炮和偽裝網拉回。

倒不是李雲龍怕丁偉或者孔捷賴賬,畢竟現在他手裡有借條,要是那兩兄弟賴賬不還,官司打到總部去他也佔理。

而是李雲龍想復刻攻打陽泉的時候,利劍中隊長呂英俊的神來之筆。

等部隊攻進城之後,讓利劍中隊隨之進入佔領制高點,呼叫炮兵對鬼子指揮部實施炮火覆蓋。

而炮火覆蓋不同於炮擊城牆這樣的精準射擊,只有將火炮集中起來,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威力。

隨著命令的下達,騎兵營率先找小路往西門方向迂迴,絕不能讓城樓上的鬼子給看見了。

鄭羽忙著給二營的戰士們做戰前動員,自家營長搶到了主攻,二營的戰士們都很振奮。

一營也沒閒著,張大彪率在距離城牆六七百米的位置開始挖戰壕,構築工事。

未慮勝先思敗,如果攻擊不順利,鬼子發起反攻,那麼這些戰壕工事就能起到阻擊效果。

王承柱的炮營已經在隱蔽處將6門山炮架起,轉動著把手將炮口對準城牆下方的碉堡和炮樓。

第一輪炮擊就要幹掉城外鬼子的防禦工事。

周圍機關炮連的17門機關炮嚴陣以待,並且全部都做好了偽裝,時刻警戒著鬼子飛機。

很快,王承柱就用炮鏡測完了距離,後勤部戰士們拉起了60多張偽裝網。

並且每張偽裝網都間隔至少百米,而且排列毫無規律,而山炮卻是被放在更隱蔽的位置。

就算被鬼子飛機給發現,也有機關高射炮的保護。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到了發起攻擊的時間。

山炮營營長王承柱便大聲吼道:“預備,放!”

旗令兵第一時間將手裡的令旗用力向下。

各炮位都已經準備好了,炮口都指向鬼子城外的碉堡或者炮樓。

炮手便立刻上前,拉動火繩。

炮身猛地一震,發射炮彈產生的氣浪,掀起一股塵霧。

6枚炮彈頃刻間衝出炮膛,在空氣中劃過弧線,呼嘯著飛向鬼子的工事。

“轟轟轟!”

李雲龍趴在房頂上,舉著望遠鏡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