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日軍第一軍司令部。

八路軍對正太鐵路進行破襲戰鬥的第二天。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

在作戰大廳,情報參謀安騰武男向司令官筱冢義男彙報著。

“將軍,根據高階情報人員傳回來的訊息。”

“支那中央軍和晉綏軍,對八路軍這次發起的戰役,大體上是支援態度。”

“嗯?”筱冢義男眉頭微微一皺,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素來不和,居然是支援態度?

這樣一來,事情就有些難辦了。

如果中央軍和晉綏軍對八路軍這次戰役是支援態度的話。

那麼,他就不能輕易從晉南調動部隊回援。

因為一旦調走部隊,哪怕調走一個師團,晉綏軍和中央軍多半會趁虛而入,發起戰役。

那樣的話日軍在晉南努力了幾年的局面恐怕就要功虧一簣。

日後想佔領中條山,打通黃河通道,東進進攻延安或者南下進攻西安的戰略意圖,就更難以實現。

筱冢義男也不敢隨意調動這三個師團,需要權衡利弊。

山本一木目露思索,隨後沉聲說道:“司令官閣下,我或許有一個辦法,可以敲山震虎。”

筱冢義男忙問道:“山本君,你有什麼辦法?”

山本一木道:“八路軍之所以敢繼續破襲交通線,主要是皇軍兵力太分散。”

“這個你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筱冢義男道,“撿重要的說吧。”

“嗨!”山本一木頓首道,“分散在各處的皇軍兵力無法集中,只能被各個擊破,我建議從晉南調回第36、37和41師團,解正太鐵路之圍!”

“山本君,我還以為你會想出什麼高明的計策,要是能從晉南調回部隊,司令部早就那樣做了。”楠山秀吉嗤笑道。

山本一木便又凜然說道。

“參謀長閣下,我的意思是,假裝調回這3個師團的兵力,並不是真的要調回這3個師團。”

“我們只需放出36、37、和41師團北援正太路的訊息。”

“以八路軍的游擊戰法,肯定不會跟皇軍3個師團正面對抗,多半會退出正太路。”

“說的簡單。”楠山秀吉道,“要是八路軍不退出正太路呢,難道真要將3個師團調回?”

“當然不能。”山本一木道,“但是筱冢將軍可以向晉綏軍閻錫山長官部,和第二戰區衛立煌長官部適當釋放善意。”

“如果皇軍能與中條山的中央軍,以及呂梁山一帶的晉綏軍達成某種默契。”

“就至少可以從晉南調三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的兵力回援正太路。”

“這相當於是一個野戰師團的兵力,足以改變目前糟糕的局面。”

山本一木說完,楠山秀吉沒有立即反駁,而是目光一沉,看向地圖作思考狀。

一向看山本一木不太順眼的楠山秀吉也不得不承認,山本一木的這個建議,有點東西。

有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秦統一六國時所用的合縱連橫。

這已經超出軍事手段的範疇,而是政治層面的手段。

筱冢義男也欣然說道:“沒想到,山本君還具備政治經驗,如果山本君研究的不是特種作戰的科目,而是指揮大兵團作戰或者從政,此時已經是軍政大員了。”

“將軍謬讚,為將軍排憂解難,山本義不容辭。”

山本一木頓首道,神情間面無表情,但心裡卻是不免有些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