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零緊隨在邦達列夫身後,袖口中隱約藏著一把拇指大小的水果刀。

這玩意看上去有些荒誕可笑,但到了真正的高手手中足以化身殺人利器。

對於楚零來說,他有一百種方法毫無聲息、不留痕跡地將邦達列夫刺殺在地下隧道中,他能夠緊跟在邦達列夫身後而不被發現就是證明。

在龍族血統上,他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他終究還是放棄了這樣的打算。殺死邦達列夫能夠終究許多禍亂,比如歷史中那場著名的黑天鵝港事件,以及20年後在東京的藏骸之井某個叫做繪梨衣的紅髮女孩會成為晉升白王的容器。

但是楚零壓制住了刺殺的衝動,理由是邦達列夫的死亡會帶來不可控制的歷史變化。

這個副本是能夠對現實造成影響的。蝴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就能掀起一陣颱風。如果邦達列夫死了,許多事情都會超出自己的控制。

楚零現在有著提前知道劇本的優勢,留著邦達列夫的性命可以讓劇本如常進行。在劇本中的一切悲劇發生之前,他能提前發起行動,精準彌補遺憾,改變那些悲慘的人物命運。

而這個劇本優勢若想保留下去,必須讓邦達列夫和赫爾佐格都活著。

“先放你一馬吧。”

楚零無聲地收斂了袖口的刀刃。

……

邦達列夫對差點降臨的死亡毫不知情。

如果他知道緊貼在自己身後不到1厘米的位置,藏著一道人影的話,說不定會嚇得心肌梗塞,當場去世。

此時的邦達列夫手持戰術手電,像是古墓麗影中探索古蹟的女性考古學家勞拉,循著一級級鐵梯向下走去,目光在堅硬的凍土牆壁上逡巡。

“1923年6月12日,抵達這裡。”

這是最早的鑿刻字跡。

沿著100米不到又有了新的字跡:“1936年6月30日,抵達這裡。”

邦達列夫若有所思,在永久凍土層中開鑿通道好比逆天行事,這裡的凍土比鋼鐵還要堅硬,以1923年的技術力量花了13年的功夫才勉強前進了100米的距離。

“1951年9月19日,抵達這裡。近衛步兵13師,工兵團。”

“1953年4月27日,抵達這裡。副團長維赫裡犧牲在這裡。”

“1956年5月9日,抵達這裡。不知這條道路最終通向哪裡,也許是墳墓,也許是地獄,但無論如何不會是美好的東西。”

“1961年4月13日,抵達這裡。神保佑我們,千萬不要由我們的手開啟那扇門,那一定是被詛咒的。”

邦達列夫觀察隧道四壁上的花紋,那是凍土層中動物骨骸的切面,有蛇、蜥蜴、貓、海獅,甚至是白熊,被金剛鑽機割裂開暴露在工兵們的視野當中,雖然是枯骨可仍然透著鮮活猙獰的氣息。骨骼層層相疊,越往前越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