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算是26號八強戰的第一場,在他們之後的就是EDG打IG。

這把BO5也是非常的經典了。

IG今年的配置其實說不上差,烏茲的加入配上原本IG的上中野輔,前期的壓制力還是很夠的。

幾乎是讓極粉狂喜的恐怖的前期壓制力。

一度在夏季賽的前期打出了非常誇張的統治力,甚至一度流出一段話:

IG的比賽還用看?沒一會兒又是一場勝利!

然而到了夏季賽後半段,隨著烏茲狀態的下降,IG不得已進行了戰術轉換,開始試圖圍繞已經到了巔峰期的theshy進行攻防。

然而這樣一來……有個問題。

如果theshy的風格是又穩又C的那種,那自然沒什麼問題,圍繞他打造體系當然很好。

然而,他是嗎?

Theshy確實可以C,而且C起來特別狠。

但是,他天生就不是一個穩健的人。

這是一把極度鋒利的利刃,不僅會傷到對手,還有可能傷到自己。

俗話中的“雙刃劍”。

Theshy此時沒有拿到冠軍,自然不敢開擺,訓練的還是很認真的,也是在不斷的嘗試改變自己的打法。

但是根本沒用。

說個最簡單的邏輯,如果theshy打的不衝動了,那他還是theshy嗎?

想要打出優勢就必須激進,如果不敢激進,相當於自己把自己的優勢按住了。

Theshy自然而然的打的非常難受。

所以IG也只能放棄,不再指望theshy穩住,而是開始要求寧王做到更多的事。

也就是這個時候,寧王開始頻繁的往上路蹲了,甚至一蹲就是半天。

看上去跟個無頭蒼蠅一樣。

但是寧王也沒辦法啊,中路rookie狀態已經沒了S8那麼無懈可擊,下路烏茲現在狀態更是堪憂,BO5打到後面很容易出問題。

春夏跟EDG與FPX的BO5,基本都是BO5拖到第五把以後中下雙C繃不住了。

所以寧王只能圍繞theshy,開始無限制的想要幫上,儘可能的圍繞theshy這條在LPL幾乎沒多少敵手的上路。

他抓上甚至已經到了有些入魔的地步了。

那麼站在theshy的角度上,這是一件好事嗎?

還真不一定。

首先,來上保護theshy不代表寧王就要抓對面。

他主要還是做的保護。

其次,寧王來上以後,不可避免的會吸掉theshy一些線上的經驗,即使他不是有意的。

這導致theshy經常前期打著打著等級就莫名落後了。

這哪裡是gank對面啊,分明就是在gank自家上單。

所以theshy也從最開始的無視,變得有些厭煩了。

每次來上你又抓不到,一直來我上路幹什麼?

&n比他弱嗎一直來?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一個流言開始流傳了起來。

那就是,IG上野不合。

畢竟在被theshy告知以後的寧王也不怎麼去上了,間接導致theshy陣亡次數直線上升。

畢竟以前對面給你面子不抓你,又不是怕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