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西山首富(第1/2頁)
章節報錯
1月20號一大早。
李五帶著黃龍等人,開車出發去了西山省一座縣城。
聞喜縣。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北征匈奴行至桐鄉的時候,忽聞南越叛亂平息,聞言大喜,當即下詔設此為聞喜縣,從此以後,聞喜之名便一直保留至今。
李五這次的目的地,就是聞喜縣。
一路上,李五腦海中浮現出這次自己要找之人的傳奇人生。
——
1955年,李蒼海就出生在聞喜縣。
李蒼海家裡排行老三,小時候家境貧寒,初中畢業那年,父親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家裡無力繼續供養他的學業,李蒼海只能默默接受,退學以後,先在家裡幫著做了幾年農活,十七歲時候開始出門打工。
二十歲那年,回到家鄉,發現家鄉居然沒有肥皂,於是他辦起了肥皂小製作廠,經過幾年發展,成功晉升為“萬元戶”之列。
1981年,市場上肥皂出現滯銷,已攢夠大量資本的李蒼海關掉了肥皂廠,辦起了在當時規模頗大的“聞喜綜合供銷商店”。
5年李蒼海的個人積蓄已達到23萬。
1987年,李蒼海籌集40萬在聞喜開辦了第一家股份制的“聯合焦化廠”,其中有他向發小馮亮借的一大筆款。
從此李蒼海以每年一個工廠的速度快速擴張,不出幾年就擁有房地產、軋鋼、水泥、鋼鐵、投資公司等7個獨立企業。
1992年,此時的李蒼海將7家企業組成西山海新集團。
在李蒼海事業節節開花的時候,他的發小馮亮也沒閒著。馮亮和李蒼海是同年,只比李蒼海小半歲,兩家是隔壁村,兩人光屁股長大,稱得上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
1985年,在李蒼海的幫助下,馮亮承包村裡的造紙廠,也賺了不少錢。
三年合同期滿後,嚐到甜頭的馮亮又承包了所在鎮的造紙廠。
1994年,馮亮租下村裡20畝地,投資100萬元,建起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造紙廠,經營得紅紅火火,每年純利潤就達200萬。
馮亮因此一度成為鎮上首富,比即時的李蒼海還要富有奢華!他家鄉40萬建豪宅,太原80萬買別墅,儼然成了聞喜縣的大名人。
然而好景不長,九十年代後期,當地治理小造紙廠汙染問題,馮亮的造紙廠也不能倖免,1999年被徹底關停。
馮亮曾懇求李海倉利用自己的影響幫忙疏通疏通。豈料李蒼海不但不出面,反而勸馮亮服從大局。
聯想到幾年前自己偷稅漏稅被查,求李蒼海幫忙,李蒼海也沒有幫忙,馮亮對這個發小的怨恨慢慢滋生埋在了心裡。
李蒼海沒想到,也就是這個造紙廠,成了馮亮與他反目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