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遠遠能望見京城的時候,正是黃昏時分。
夕陽下一行車馬自京郊而出,緩緩向城中方向前行。
這批人個個身佩長劍、一人一騎,共同將隊伍中唯一的馬車拱衛起來,一路走過時馬蹄揚起灰塵,卻不見半分抱怨。
開路的是個面容堅毅、隱約帶著幾分貴氣的兵卒,走在最前頭預備先去同守城軍交涉,而他身後那匹馬上卻有個一身素衣的女童縮在騎馬人懷中,正懵懵懂懂地抬起頭來。
這女童便是何芊蔚。她年紀尚小,受不住舟車勞頓,一路基本是睡過來的,偏偏今日精神得很,在馬車上待不下去。陳嬤嬤哄她不住,只好讓護送他們進京的侍衛長把人抱到馬上慢行,自己也下了馬車,步行在何芊蔚所乘馬匹旁邊。
左右也到了京郊,不必再嚴防死守匪徒劫車之事,聖上也說過不必急於趕路反而累著貴人,侍衛長乾脆應下。
一路慢悠悠地往前,京城的輪廓也越來越清晰,矗立在平原之上的龐然大物啞然無聲,任由滿天的紅霞爬上每一寸青磚,幾粒人影穿梭在光影與城牆之間,恍惚中竟與昔日的宛城別無二致。
何芊蔚在馬上見了這場景,忽然拍起掌來,又伸手去抓那根韁繩,伏低身子想和走在一旁的何嬤嬤說話。
“嬤嬤,”她話裡藏著隱晦的歡喜,自以為聲音很小,實則周圍一圈人都能聽清,“我們要回家了嗎?”
陳嬤嬤聞言一愣,順著她的目光望向京城。
對不記事的稚子來說,宛城的城牆與京城的大約是一樣的。她分不清二者的差別,也不知曉自己早已離家甚遠,只是見了京城這與往日所見太過相似的景象,便理所應當地覺得乘了這麼久的馬車,也該到了回家的時候。
陳嬤嬤也想起從前將軍抱著小姐回城的記憶來。
將軍姓何,全名何修竹。他為人肆意瀟灑,平生最喜快意人生,縱馬掠過長夜是常用的事,但若身邊帶著女兒,定會鬆開韁繩任由愛馬慢行。
過去的無數個黃昏中,何芊蔚都曾被父親抱在懷中,一路從城郊遊到家門,聽了許多奇聞軼事。
那幾乎是最平淡卻最美好的日子了。
陳嬤嬤心中懷念,面上卻溫和地笑了笑,輕聲道:“對,回家啦。”
從今日起,京城便該是何芊蔚的家。宛城已是恐怕再也回不去的了。
何芊蔚聞言興奮起來,扭著身子要下馬,陳嬤嬤連忙將她抱到懷裡,耐心同她說話。
“那爹爹呢?他是不是也回來了?”何芊蔚問道,握掌成拳給自己壯氣勢,故作兇態:“娘最近這麼傷心,一定是他惹的!要是還不回來謝罪,我就替娘好好教訓他!”
早先何將軍屍身未被尋回,設衣冠冢時江流宛沒忍心告訴女兒真相,只說父親出門巡視,讓何芊蔚待在院子裡不要亂跑。
江流宛想著橫豎不會有人在亂局中關注一個稚子的行蹤,暫且瞞一時也好,卻不知後來事態惡化,自己也只能披甲上陣臨時統率守城軍,最終魂歸高天。
“將軍忙呢。”陳嬤嬤溫聲道,“夫人不是才和小姐說過?她要去幫將軍的忙,一時半會回不來,讓小姐好好聽話。”
何芊蔚在記憶裡翻一翻,想起確實有這回事,於是乖乖地點頭應了,攬住陳嬤嬤脖子不再鬧騰。
談話間車隊已靠近了城門,侍衛長下了馬正欲入城,卻見先頭的那個士兵侷促地站在一旁,動作僵硬。
他擰擰眉,壓下心裡的話沒開口,而是順著對方的眼神望過去,立時站直身子也跟著侷促起來。
腳程更慢的陳嬤嬤趕上來,正奇怪他們為何如此,就聽見一聲“夢芝”。
陳嬤嬤渾身一滯,猶豫著轉過身子面向來人,嘴唇囁嚅間什麼也沒說出來,倒是何芊蔚歡快地抬起手揮了又揮:“慶姑姑!”
“哎。”慶榆走上前來,含笑應一聲。她見何芊蔚精氣神十足,提著的心落回肚子裡,湊近陳嬤嬤安撫性地拍拍對方,又道:“小主子在上頭等著呢。”
慶榆目光不著痕跡地飄向靠在城牆邊的馬車,等陳嬤嬤露出明白的神色來便伸手接過了裹成一團的何芊蔚,笑盈盈道:“蔚姑娘累不累?慶姑姑帶你到馬車裡休息一會好不好?”
“有糕點嗎?”何芊蔚問。
“有,還是特意給姑娘準備的,包管合口味!”
何芊蔚便道:“那我要去休息。”說完她就趴在慶榆肩上不動了,看在兩人眼中換來一個無奈的笑。
慶榆抱著何芊蔚走近馬車,侯在旁邊的年輕人眼力見兒的掀開門簾,讓慶榆把懷裡的女童塞了進去。
何芊蔚進了馬車,第一眼先瞧見車內的小案上擺了一排的精緻糕點,第二眼卻看見倚著小几看書的少年。
少年披著件滾了雪白狐裘的大氅,手裡握著卷書。
他聽見車門處的動靜,便將書卷擱置在小几之上,坐直身子看向何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