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送到官道邊便成。”王大山道。

他既然敢這樣安排,自然是有信心能將柴賣掉。

先別說永安巷那幾戶固定問他買柴的人家,他在城裡賣了這麼久的柴禾,已經知道去哪些地方好賣柴了。

他有板車,直接將柴禾送上門,去敲門。

一般人家,只要家裡柴禾不多的,都會願意買上兩捆。

尤其是靠近城中區那一片,有些人家,就是一次性買更多,也是可能的。

就是那邊距離西城門要遠些,得多走些路而已。

可這對他而言,真不算甚麼。

“成!我這就去跟你叔和二牛說!”劉嬸子趕緊應下。

接著笑眯眯的走了。

王大山回去了自己跟王老栓的房間。

父子倆這才開始吃飯。

然後沒吃幾口,劉大叔跟劉二牛便來了。

還帶了些烙餅來,正是來說打柴的事。

王大山趕緊叫兩人吃飯。

兩人卻都說自己吃過了,還將烙餅放在了桌上,給父子二人加餐。

王家父子也沒客氣,他們晚飯是吃的稀的,正覺得有些不扛餓呢,來了烙餅正好。

吃著餅,四人便說起了打柴賣的事。

劉大叔跟劉二牛都很願意幹這活兒,非常感激王大山。

“叔就別跟我客氣了。”

“眼下錢不好掙,這樣做,大家也是一起謀個活路。”王大山應道。

劉大叔跟劉二牛對視了一眼,面色都有些感嘆。

可不就是謀個活路嗎?

就嶺泉鎮現在這情形,像他們這種沒什麼家底的,誰知道能不能熬得過去?

又確定了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雙方約定了明早出城打柴的事,劉家父子才離開。

等人都走了,王老栓才望向了兒子。

“他們——以後真跟咱一起打柴了?”衝兒子問道。

自打劉家之前,接手了宋家在下水村收貨的生意,後來又搬來了鎮上,他便覺得劉家發達了。

跟他們家大不同了。

可現在來看,劉家的情況竟也不好過啊。

除了劉家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他爹竟都沒活計幹。

現在竟都淪落到,要跟他們一起打柴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