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佰叄拾捌回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1/3頁)
章節報錯
欒教頭這身武藝,著實非凡。
原本時空,梁山三打祝家莊,宋江事後嗟嘆: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這個好漢!
梁山立寨以來,殺翻好漢無數,宋江唯一嘆息者,便是欒廷玉。
一者是他不曾同山寨結下血仇,二者,也足見其武藝之高,令人心嚮往之。
及這一世,欒廷玉早早追隨老曹,是前期武力擔當,後來走南闖北,眼界愈開,功力愈進,比之前世,堪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此刻上陣交鋒,但見槍影颯颯,如風雨侵城,正是一派大家風範。
那蒲察石家奴的武藝,其實也自不凡,若是對上一干玄將,大抵勝負難分,然而比之欒廷玉,畢竟略遜半籌。
只見兩個翻翻滾滾,一直鬥至五十合上,欒廷玉漸漸摸透了對方路數,精神愈漲,石家奴只覺越來越難抵擋,心虛起來,勉強又鬥幾合,虛晃一矛,打馬便走。
欒廷玉喝道:“生死未分,待去何處?”策馬緊緊追趕在後。
兩騎一追一逃,轉眼到得金軍陣前,石家奴一聲低吼,忽然回身疾刺,卻是學關勝拖刀計,使出一招回馬槍來。
欒廷玉臨戰極是警惕,側身閃了個過,單手出槍,正戳在對方馬股上。
那戰馬負痛,悲嘶蹦跳,早把石家奴撞下馬來。.
此人身手倒是利索,打一個滾兒翻身便起,矛也不要了,大步奔往本陣。
幾個金將縱馬齊出,都喝道:“俺家既然認輸,如何還苦追不休?可速退!”
欒廷玉笑道:“退便退!”把韁繩一拉,戰馬橫向賓士,金人只道他畏而欲退,不曾追逐,誰料欒廷玉順著金國陣勢狂奔,片刻間竟到了阿骨打正前方,大喝道:“老賊奴,還識我麼!”
阿骨打瞪目望來,只見欒廷玉不知何時,早已掛住了長槍,驀然立蹬而起,手中弓開如月,箭出如星,刷的一箭射向阿骨打。
“南蠻大膽!”
阿骨打怒喝一聲,一抬手,啪!就面前抓下長箭。
他當年乃是女真人中最出色的神箭手,進攻時射敵大將,乃是拿手好戲,接箭本事也自驚人,欒廷玉這一箭雖然突然,雙方相距卻不近,阿骨打反應及時,自是輕易接下。
周圍彩聲頓時四起,卻有一侍衛驀然高叫:“陛下小心!”就馬上合身撲出,一枚飛錘正中胸前,打得那侍衛凌空吐血。
阿骨打不由後怕,欒廷玉這門功夫,把錘上所繫布條纏在指尖,明射羽箭,暗甩飛錘,一明一暗相得益彰,當初阿里奇那般猛將,都在這一招下折戟沉沙,若非那侍衛機警,阿骨打只怕也要中招。
欒廷玉見暗算不成,毫不遲疑,打馬就走,口中兀自叫道:“唉!老賊奴好命大!”
關勝等人眉開眼笑,都道:“欒教頭好算計,可惜這一錘子不中。”
一眾金將則勃然大怒,都要去追殺欒廷玉,阿骨打伸手止住,面沉如水,冷喝道:“既說好了鬥將,且鬥罷再說。這一場是石家奴輸了,還他們人。”
刀斧手這廂放人,又是一千俘虜,哭叫著奔回。
宗澤在城牆上觀戰至此,搖頭道:“阿骨打雖然是雄主,也萬無這般大度道理,此事必然有詐,來人啊——”
傳來一干得力小校,讓他們速去盤查幾番放回的兵丁,都要說出所屬那支隊伍,及上司、袍澤姓名,方算過關,不然便是女真奸細,當場立斬。
金兵陣中,阿骨打不快道:“七場鬥將,如今四場比過,只勝一場,若是再輸,讓朕顏面何存?”
當下一員大將喝道:“陛下休要煩惱,末將不才,願替陛下分憂。”
阿骨打循聲顧去,卻是漢軍大將王伯龍,當即大喜:“愛卿出馬,朕無憂也。”
這個王伯龍又是何人?
原來此人本是瀋州雙城人氏,聚眾為盜,呼嘯如風,逢戰每每單騎突陣,往復殺人,至敵潰方止,勇名傳遍遼東。
金天輔二年(1118),王伯龍率所部二萬眾、大批輜重來降阿骨打,得授世襲猛安,知銀州、雙州。
天輔四年,王伯龍奉命押運糧草,遇五千遼兵來截,伯龍兵少,當機立斷,取所押鎧甲令輓夫披之,當先衝陣,勇不可擋,遼軍見他俱是甲士,以為中伏,隨即潰敗,自此愈發為阿骨打器重,詡其智勇雙全。
若在原本時空,此人後來奉命征討張覺,孤身衝陣,手刃百餘人,覺軍乃潰。
及完顏宗望伐宋,專取王伯龍為先鋒,連戰告捷,事後軍中論功,屬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