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

狹路相逢君莫停,一身武藝自足憑。任他南北西東將,橫戟當鋒殺氣凝!

兀顏光見勢危急,渾然不懼,眼見卞祥衝將來,大喝一聲,催動胯下那匹黑脊銀鬃的寶馬,挺戟便刺。

卞祥喝道:“來得好!”手中開山大斧一轉,使足了氣力,重重磕來。

但聽噹的一聲大響,雙方兵刃各自撒開,都震得掌心發麻,暗叫道:這廝好氣力!

卞祥當初在田虎麾下,乃是第一能征慣戰的猛將,雙膀怪力,不遜水牛,不然如何叫做“牛魔王”?

那兀顏光的力氣也自驚人,否則遼人中多有悍將,如何以他居先?

兩個一招之間,試出彼此氣力,曉得不遜自家,越發不敢大意。

卞祥喝道:“好男子!且試試俺這路盤古斧法!”開山斧一翻,招式之間沉凝肅殺,彷彿要開天闢地。

兀顏光暗自忖道:看這廝招路,分明是要同俺鬥力,這般殺法俺雖不懼他,卻如何能留力再殺別個?罷了,總之不能叫他如意。

當下叫道:“俺這般上將,豈肯同你蠢鬥?且接俺這一套戟!”

看官聽說——兀顏光這條戟、這身戟法,著實來歷非凡。

乃是當年宋國仁宗皇帝無道,聽信了奸臣惡妃的言語,竟將開國鐵鞭王呼延贊之子、呼延丕顯闔家三百餘口盡數害死,造了一座肉丘墳,唯有呼延丕顯二子呼延守用、呼延守信僥倖走脫。

這二人各有際遇,分頭逃命之餘,一路溝女,生下呼延慶、呼延平、呼延明、呼延登、呼延廣、呼延凱一干後代。

其中最奢遮的便是呼延慶——可不是隨老曹出使金國那位啊!

這個呼延慶,天賦超群,十歲就能力分二牛抵角,長成之後,前往北國尋父,他父親呼延守用,已經娶了北國大公主蕭塞紅。

呼延慶尋到父親,為顯本事,勇探地穴,於地穴深處巧遇當年楊家副帥,“花刀太歲”嶽勝。

嶽勝此時早已出家做了道士,雲遊四海之餘,找到了這座當年北平王羅藝所造道觀,內中有困龍寶戟一條、趕山鞭一把,又有羅藝留下的三十六招槍法。

嶽勝閒來無事,便定居於此,把那三十六招槍法結合自家刀法,重新創出一套能扎能砍的奢遮戟法。

他見了呼延慶,認為有緣,遂把戟法傳他,又將困龍戟、趕山鞭,還有一匹寶馬“豹渝烏獬蓋”,一併贈予。

呼延慶至此藝業大成,威震遼國,便向遼國老狼主借兵五十萬,要南伐大宋,報他呼延家血海深仇。

後來多虧了包拯、八賢王等良臣,勸轉聖心,賜死了龐妃,呼家將則殺敗了龐家意圖反宋兵馬,昭雪此前冤仇,重做大宋良臣。

只是許多人不知,遼國借兵讓呼家將報仇,難道為了彰顯正道之光?

他是要借這個由頭,趁機奪取南國花花江山!

如今呼家將復為宋臣,遼軍等於半途而廢,白白為人做了嫁衣,上下君臣,豈肯罷休?

呼延慶無奈,不願兩國爭執,只得把自家戟、鞭、馬三寶,以及那三十六路戟法,都任由遼軍取去,權作賠償。

時光流轉,後來這三寶,兜兜轉轉,竟落到了兀顏光手中——

唯有那匹豹渝烏獬蓋寶馬,早已老死,卻也留下了血脈來,便是他所騎乘的鐵脊銀鬃獸!

兀顏光武藝雖高,卻不似呼延慶天生怪力,那條開山鞭許多妙招,都因氣力所限不能發揮。

不得已,遂請高手匠人重新打磨,把鞭上節楞盡數磨去,化為一條鐵鐧,改名“開山鐧”,輕便了許多,這才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