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陸佰貳拾伍回 汴京三國大亂鬥(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花問雷橫,救你性命如何謝我。
雷橫凝視她片刻,把胸口一拍,擲地有聲:“且待來世結草銜環、做牛做馬。”
大花怒起,一把推倒雷橫,負氣而去。
次日金兵再次進攻,雷橫、姚興兩個合守西城,苦戰一日,又仗義民相幫,苦苦熬到金兵鳴金。
此後一連數日,婁室日日揮軍攻城,汴梁軍民浴血奮戰,雖是死傷無數,城牆終究未失。
這般局面,倒把完顏婁室驚得直嘬牙花。
要知當年金人攻遼國,最初時連攻城都不會,更無甚麼器械,全憑些粗製濫造的雲梯,扛著就上,生生打出一個攻無不克的金字招牌。
以婁室看來,宋軍之戰力,明顯還在遼軍之下,他又得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厲害器械,豈有久攻不下道理?
然而那道城牆,已不知多少次被金兵殺上,眼看只差一口氣便要失守,偏偏不知為何,這口氣忽忽悠悠,就是不肯斷,一次次將金兵重又殺下。
這古怪情形,便連婁室這等名帥,也不由覺得糊塗。
他卻不知,有宋一朝,民間武風極盛。
大江南北,江湖中有名好手,可謂不計其數。
而這汴梁,乃是天下第一等繁華所在,來往其間的高手,自然不絕如縷。
此刻危急之時,這些江湖好漢同汴京百姓們一道,前赴後繼上陣。
最初時,還是白道上的好漢居多,其中有些身懷絕技,殺得敵軍多,下得城來,頃刻間便名滿汴梁。
又有許多酒樓,抬了好酒好肉,大鑼大鼓來請好漢、義民們吃。
看著這些人渾身浴血、大口喝酒的豪情,凡是男兒,誰不動容?
於是一些走黑道的綠林高手,也忍不住上城廝殺。
隨著城牆一次次轉危為安,汴京的百姓們都漸漸明白,城中如今兵將有限,真正守護大傢伙的,還有這些義民、豪俠。
於是以樊樓為首,一干大青樓也參與了進來——
誰若殺得金兵多,滿城青樓,任他賞玩,甚至那些花魁娘子,也都紛紛親自出來待客。
要知這等待遇,以往百餘年,都是頂級頂級文魁的特權,區區武夫,何曾得享?
一時間,除了皇帝大臣們之外,滿城百姓已是上下一心,誠心誠意把英雄視為英雄。
此等局面之下,又有哪個會武藝的男兒,不肯賭上性命去做回英雄?
待到訊息漸漸傳出,諸路好漢熱血湧動,都要來此揚名,於是各展身手混進城來,爭相上城殺敵。
那青樓之中,也有那膽大的巾幗,自發組織起來,親手整治各色點心,抬著酒水,前來城下勞軍。
更有大花這等天生神力的奇女子,憑兩口鋸齒刀,竟也硬生生打出一個名號,喚作“武花魁”便是!
這般一來,男兒漢們胸懷愈壯,城上城下,俠氣瀰漫,真個是“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
似這般情形,莫說婁室部下多是忠義軍、遼國降軍,便真正盡數都是女真雄師,也未必便能輕易克破汴梁。
四月十日,汴梁西城。
寬闊的城牆上,斑斑碧血,沁入青磚紋理,水衝難去。
數千宋軍半數帶傷,一個個神色沉默,望著不遠處金營。
城後,一條條街道上,人頭攢動,義民們爭先恐後湧來,由劉光世家將指揮,排為整齊佇列——
只待城頭上官兵們不濟,他們便要上城,相幫殺敵。
其中有許多,一看裝束便是江湖豪強,卻也老老實實如普通丁壯一般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