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百伍拾柒回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眼見曹操這等智慧之士都無話可說,方七佛愈發自信,當即令眾人依計而行,大軍陸續開出富陽,沿著江水南下,直奔睦州而去。
睦州下治六縣,州府設於新安縣,千載之後,漢家兒郎集合偉力,改地移天,於群山之中,掘丘成澤,即千島湖也。
至於方臘老巢幫源洞,正在新安縣西北百餘里,深藏群山之中。
自富陽縣至新安縣,二百四五十里路程,途經桐廬縣,老曹等馬不停蹄,三日行二百里,這一日傍晚,正到一座嶺下,老曹抬眼一望,嚯!好一座峻嶺!
但見其氣象巍峨,形勢險峻,形如馬鞍,嶺上建有關隘一座,虎視嶺下道途,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絕隘,連忙去問方七佛:“此嶺何名?”
方七佛道:“好教宋兄得知,此山名為烏龍山,此嶺便叫烏龍嶺,乃是睦州東面門戶,我這裡重重深山,層巒疊嶂,若要出入睦州,除非自越州繞行,渡江至建德縣,否則若走陸路,只此嶺下這條好路可行。”
說罷搖頭晃腦,念出一首詩來,道是如今著名才子範浚的《過烏龍嶺》,詩云——
“何年龍脅破鱗皴,應是風雷役鬼神。
曲折鑿開南北路,去來老盡利名人。
秦雲楚樹青天外,禹穴胥山滄海濱。
下視蓑城如掌大,市聲啾唧暗紅塵。”
曹操一面佯做欣賞之態,一面不由暗驚:這等險峻所在,若得大將把守,千軍萬馬也難殺入,我卻如何取事?
直到方七佛唸完,老曹故意大笑道:“好詩,道盡此地險要,呵呵,這豈不是天佑貴教?我等只牢牢守住這裡,童貫匹馬也進不得睦州。”
方七佛得意道:“正是如此!此關目前只駐了三百兵馬,如今杭州既失,它卻重要起來,待我到了睦州,必要撥上將精兵前來守把,我等便好養精蓄銳,只待童貫攻打力疲,卻揮大軍同他決戰。”
曹操想起此前心思,暗暗忖道:吾卻是小看了方七佛,他非是不知疲兵之計,只是有此險關為倚仗,倒不需再費周章。
隨即把話試探道:“險關雖足為憑,左使亦不可大意也,昔年西蜀劍閣,何其崢嶸?卻被鄧艾襲了陰平小道,以至垂亡。”
方七佛低聲道:“不瞞宋兄,這個烏龍嶺後,的確有條崎嶇小路,雖是少有人識,也怕被官兵發覺。不過兄弟卻不是姜維,定當派人仔細守把。”
曹操暗暗記在心中,復又前行,及過嶺來,卻見四個將領,領著數百人馬,滿臉堆笑攔在途中,見了方七佛,遠遠便行禮:“方左使,向日不見,我等好生掛念。”
方七佛擺手笑道:“自家兄弟,弄這些虛辭作甚?你等且來,教你等認幾個驚天動地的好男子。”
那幾個笑嘻嘻上前,方七佛道:“宋兄,這四個乃是聖公麾下四大水軍總管,有名的喚作‘浙江四龍’,這個是都總管‘玉爪龍’成貴,這個是副總管‘錦鱗龍’翟源,再有左副管‘衝波龍’喬正、右副管‘戲珠龍’謝福,若在水中,都有以一擋百的本事。”
那四個齊齊謙遜道:“左使過獎,我兄弟些微本領,不值一提。”
方七佛又將曹操等介紹一番,浙江四龍聽說梁山好漢千里來援,歷次廝殺皆出大力,也不由為老曹等義氣所感,說了許多仰慕佩服的言語。
方七佛道:“此刻天色不早,今夜權在他水寨宿一宵,明日趕路不遲。”
四龍笑著道:“我四人來路上迎接,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