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百肆拾伍回 五方元帥第一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且不說方七佛揮軍襲營,戰況究竟如何。
只說曹操獻計三條,方天定果斷擇定去向:揮師南逃。
口中亦有一番道理:“宋兄,非是我棄了七佛叔叔不問,我等若往南打去,這些兵馬必然緊追,無形中豈不是幫了七佛叔叔?他若能殺童貫便是最好,縱然失手,官兵兵馬散開,他或是殺往湖州,或是覓個機會渡江,都有許多周旋處。”
曹操卻不肯擔這份因果,只道:“若是江湖之上,自然義氣為重,大夥兒同生共死,可是如今乃是起兵打仗,輕重之分,卻有不同——你是明教少教主,又是聖公的大太子,若是有失,根基都要動搖,且先護送你去聖公處,我梁山兄弟再殺回來接應方左使。”
方天定深為感動,拉著曹操手道:“如今諸將都帶了傷,小弟性命,全靠宋兄庇佑。”
當即吩咐王府下人,趕了幾輛大車,載了鄧元覺、石寶、司行方、厲天閏,以及十幾個美妾,上路逃命。
曹操令三阮、四傑居中保護,樊瑞、唐斌、楊春、陳達壓陣斷後,親自引了史進、劉唐、李逵、鬱保四為先鋒,火速殺向南門。
沿途匆匆奔走,又收攏了許多潰敗下來的南兵,及至鳳山門,卻見二千餘南軍,正被官兵圍住狠殺,曹操把手一指:“殺散官兵,奪了城門!”
李逵、劉唐、鬱保四引了一千南兵殺出,官兵猝不及防,頓時大亂,兩個為首的偏將,吃李逵、劉唐兩三招斬殺,餘者敗退而去。
救下這夥南兵,領軍的卻是“鬼將”厲天祐,方天定策馬而出,奇道:“你如何在這裡?”
厲天祐告訴道:“七佛子出兵不久,便聽得官兵攻城,令我四個領五千軍回援,不料官兵人多勢眾,張韜、晁中、蘇涇先後戰死,我便領軍繞到南面進城,不料候潮門外遇見一夥官兵正在列陣,大殺一場方才衝出,剛剛進了鳳山門,又遇這夥人馬自西面殺來……對了,我哥哥如何不在大太子身邊護衛?”
方天定聞之南面也有官兵,好生憂慮,順口道:“伱哥哥被人刺了一槍,昏迷未醒。”
厲天祐大驚,連忙跑到車旁去看他哥哥,見視若靠山的哥哥如今生死難料,頓時垂淚大哭。
曹操安慰道:“歷兄弟不必掛懷,已讓醫師救治了,畢竟不是傷在要害,料來無妨。”
厲天祐點了點頭,擦把淚花,看看眾人,忽然疑惑道:“咦?你等如何卻向南門來,難道不管七佛子了?”
曹操嘆道:“你家大太子乃國本,不可有失。方左使武藝高強,又有大兵在側,若是打了勝仗,自可從容而退,縱使兵敗,誰又能攔住他?因此宋某欲先保你家大太子去見聖公,再設法接應方左使。”
厲天祐聞言也無異議,只道:“南面道路都被官軍遮蔽,既然要向南,我願為先鋒,護大太子殺條血路出去。”
當下兩邊合兵一處,出了鳳山門,沿山而行,不出數里,來到江邊,果然有宋軍列陣攔路,更打起無數火把,照得四下通明。
陣前立著一將,身長九尺,腰大八圍,坐一匹四蹄如墨的白馬,鞍前橫放象鼻大刀,見曹操等兵來,耀武揚威,大喝道:“呔!吾乃涇原兵主將劉鎮,奉童帥將令守把於此,勸你等莫要痴心逃走,只乖乖下馬受擒,便是福氣。”
厲天祐道:“方才我殺來時,不曾遇見此人,如今正好殺了他,大夥兒走路。”
不待老曹說話,已然一馬衝出,揮刀直取劉鎮。
劉鎮微微冷笑,縱馬舞刀,同他放對,戰了五七合,厲天祐大敗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