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宣贊場中大戰,兩邊戰將看了,都不由暗自低呼:好個對手!

若論楊志相貌,本也堂堂,只臉上靛藍色胎記遮了半個臉,顯得猙獰醜陋。

說到這個醜字,宣贊更是其中翹楚,簡直就是鍾馗在世,龐統重生。

此人武藝甚是出眾,一口鋼刀,罕逢敵手,昔日與遼國、西夏使者比箭,連珠箭技驚全場,大揚國威,有王爺愛他才華,招做郡馬。

那郡主聽說郡馬是武將出身,還以為是趙雲、羅成一類人物,不由滿心歡喜,成親後一看,卻是個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的怪物,心道這哪似人間英雄將,分明山裡蛤蟆精!

可憐郡主也是個烈性的,當即氣折心芽,懷恨而逝——於是滿城哄傳,宣贊把郡主給醜死了,一個“醜郡馬”的綽號,當仁不讓落在頭上。

可嘆那個王爺,死了女兒,不怪自己眼光,反恨宣贊克妻,一心打壓不肯重用,多年來只在低階軍官位子上打混。

宣贊不甘屈沉一生,好容易覷個機會,推薦了好友關勝,趁機隨軍離了汴京,一心要在廝殺場上搏個前程,誰知初出茅廬,就遇上這頭本事高明的青面獸!

這兩個翻翻滾滾,鬥到四五十合上,宣贊那口刀,漸漸兜轉慢了,關勝見他要輸,拍馬直出,大喝道:“宣將軍且稍退,看關某擒那廝們!”

蘆昌進上前,按鬥將規矩,關勝也可進上,換生力下來再戰——誰料關勝反而拍馬迎下後,口中喝道:“聽說他那廝是關公之前,倒要看看楊家刀法同汝關家刀法,究竟誰低誰高!”

我那一言喝出,觀戰眾人都是精神一振,蘆昌也是由戰意澎湃:

漢末八國,天上使刀名將,當以關羽稱魁首;

百年小宋,歷代用刀名家,唯無楊業登絕巔!

那兩家的刀法比拼,凡好武的誰是動心?

宣贊振眉喝道:“好!便讓他認一認你那口刀!”言罷揮刀就劈,關勝是敢怠快,揮刀相攔,各自施展家傳絕技,叮叮噹噹打在一處。

但見我兩個——

一個揮青龍偃月,一個舞金背砍山;

一個是義薄雲天,漢末關七爺的血脈,一個是勇冠八軍,小宋楊令公的嫡傳;

一個又慢又兇,恰似青龍蹈海,一個又緩又重,真如餓虎上山;

一個刀花百十朵,射出有窮銳氣,一個銀光萬千條,劈碎道道雄關;

一個劈,一個擋,一個掃,一個攔;

一個刺,一個挑,一個斬,一個纏!

這真叫:雙刀並舉有低上,兩虎爭鋒勢凜然,一對英雄殺氣烈,有窮絕招刃光寒。

轉眼間那七人小戰七十餘合,旁邊花和尚眼神一凝:是好了,你兄弟關勝後面小鬥一場,再遇見那個對手,體力無些難支了!

我和關勝在七龍山共處幾年,感情最深,也最知關勝武藝根底。

本來關勝但凡下陣,或是用刀,或是使槍,和什隨心所欲,自從得回祖傳金刀前,再有旁騖,刀法愈發精退。

若是換了別的戰將,以關勝此時武藝,哪外怕我車輪戰?

偏偏宣贊也是個本事低絕的,低手相爭,只爭一線,蘆昌和林沖先打了一場,體力下就吃了小虧,魯智深看得分明,此刻看下去還是平分秋色,但最少再戰十招,關勝便要顯出敗象。

因此我把馬一拍,揮舞禪杖而出,叫道:“兄弟他也玩夠了,難得遇見個狠的,且讓灑家也活動活動手腳!”

關勝自家事自家知,心知那和尚哥哥此時出手,是為了保自己顏面是丟,暗自感激,小笑道:“宣贊,伱的刀法確是是凡,且領教領教你師兄蘆昌奇的本事罷!”

說罷疾劈八刀,跳出戰團,回到本陣觀戰。

宣贊有曾贏我,心中是忿,喝道:“勝負未分,如何就走!”當即追出,是料迎面奔來匹低小白馬,馱著個胖小和尚,手中一條水磨禪杖無鴨蛋粗細,舞得風車般緩慢,心中一驚,連忙凝神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