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婁室如今四十出頭,於統帥而言,正是最為年富力強之時。

或許是早年風霜多歷之故,這張剛毅的面孔上已是溝壑叢生,說他是五六十歲,也自無人相疑。

按說以婁室之心胸,並非暴躁易怒之人,然而耶律大石一番略顯刻意的激將法,卻讓他不由聯想到契丹貴人素來對女真人的輕蔑。

若是當年如此也還罷了,可是這數年來契丹一敗而再敗,竟然還不肯正視女真威嚴,完顏婁室越想越覺可恨,他不認為是自己量淺,在他看來,便是寬宏如海的完顏阿骨打在此,也勢必要火冒三丈。

眼見婁室眼中殺機畢露,耶律大石心知生死只在一線,當即低吼道:“完顏婁室,某之所言,皆是事實,你莫要被宵小之輩瞞過!你且自思,昨夜某既然敢獨自斷後,便是將生死置之度外,某家既然連性命尚不顧及,又何必做虛言哄騙於你?”

完顏婁室眉頭不由一皺,暗自思忖:此話倒也不錯。這個耶律大石,某家素來聞他好名,他若貪生怕死,昨天並非不能逃脫。嗯,他既然不為求生,那麼攀扯這武植是何意?哦,武植將他生擒,他又豈肯看見仇人得意?說起來,遼宋盟好百年,身為遼國皇族,此子的確比我們女真人,更加了解宋人的情形也……

耶律大石見完顏婁室眼光閃爍,露出思索之意,心中大鬆口氣,腦筋急轉,欲要找出一番有力說辭,好叫女真人曉得,宋國才是真個又富庶又軟弱,最好直接激發彼等貪念,跨海去打宋國,那才皆大歡喜。

他昨夜兵敗之時,也曾一度心如死灰,故此斷後死戰,本是無意貪生,卻遭了史文恭生擒,機緣巧合下,竟發現了曹操等乃是北來的宋人,往深裡一想,頓時大為恐慌——

他只道宋國君臣昏庸無能,比之遼國猶盛,誰知宋國不肯坐享太平,竟然也生出插一腳的意思。要知遼國如今全力應對女真,尚且力有不逮,再添個宋國相助,豈不是眼看就要亡國?

這般一想,耶律大石頓時重燃鬥志,暗自忖道:罷了!國家如今危難重重,我輩正該當仁不讓,上救國家,下濟蒼生,安能輕將此身拋卻?我卻不能這般白白死去,更不可讓宋人之算計得逞。

正欲開口,忽然聽得曹操一聲冷笑:“好一個大石林牙,口舌倒是便給。呵呵,伱的確不顧自家性命,你顧的乃是大遼國祚!婁室兄臺,且聽小弟一言,如今之形勢已然分明,懿州既下,遼國上京門戶已開,待攻下上京,遼國南京愈發勢孤難守,必為金國所得,若繼續往西打去,則他遼國亡國滅種之禍,只在眼前。可是若中了這廝詭計,金兵直接南下攻宋,那遼國便可趁機苟活,重蓄實力,坐觀宋金成敗,說不定便能生出什麼轉機來!這廝的小小心思不過如此,卻能瞞得住誰?”

耶律大石心思遭曹操一言喝破,略顯慌亂,卻見完顏婁室恍然點頭:“有理,有理!這廝倒是好算計。只是他豈不知我女真歷代遭受契丹人奴役欺壓,真個是仇深似海。女真人和宋人卻又沒仇,你等縱然有錢,難道我便要去搶你的?我等卻又不是強盜——以後兩國為鄰,多給些歲幣也就見了情誼。呵呵,大石林牙這番算計雖好,卻是小看了我們女真人。”

曹操暗自惱怒:多給歲幣?如今你們還沒打敗遼國就有這等狗膽,他日豈不是更要驕狂?

耶律大石亦覺憤然:好個完顏婁室,倒也知道遠交近攻道理!不過若說你女真人不是強盜,那麼天下誰還敢稱強盜?

“哈哈哈哈!”曹操忽然放聲大笑,拉起婁室的手道:“婁室兄臺所言,真乃金玉良言也!宋國金國,自古無仇,昔年登州賣馬,倒還有一縷香火情哩。我等好漢子,天生便是好朋友,這廝雖巧言如簧,又豈能顛倒了世道人心?”

說罷,淡淡掃了耶律大石一眼,目光中殺機畢露,暗暗悔恨:早知此人心機這般深遠,昨日便該殺之!

耶律大石見了,猛將心一橫,暗暗發狠道:不料這個青州節度使,思維這般敏捷,辯才亦自無礙,我已失了先機,若和他這般扯下去,免不得橫屍當場,卻是於事無補,罷了,罷了!若不使個狠計,如何能夠力挽狂瀾?

思及此處,耶律大石長吸一口氣,忽然推金山倒玉柱,屈膝一跪,砰砰砰,連叩三個響頭,口中高聲道:“罪臣耶律大石,願拜在大金猛安完顏大人座下,為奴為僕,百死無怨。”

說罷,一連又叩九個響頭。

完顏婁室見了一驚,撒開曹操的手,上前幾步,面露奇色道:“你乃是契丹人的天驕,堂堂大石林牙,竟肯降乎?”

耶律大石抬起頭,額頭青腫一片,滿面誠懇、苦澀之意:“大人,如今連這些宋人亦知,遼國大勢傾頹,可見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也。罪臣自忖,就算要和大人作對,也不過枉死,於國於家何補?倒不如誠心歸降,他日若能立下些許微功,好歹為耶律氏留得一支香火,也算對得起祖宗也。”

曹操正要找個說頭,唆使完顏婁室宰了耶律大石祭旗,卻不料耶律大石當機立斷,不再同他做口舌之爭,直接一頓磕頭,甘願降伏,不由眉頭一皺:哎呀,這廝能屈能伸,果然是個人傑!

暗自嘆一口氣,心中知道自己說什麼也沒用了。

畢竟耶律大石此人,無倫血脈、身份、名聲、本事,都屬上上之選,他甘願投降,對於女真人帶來的好處之多,絕不是一具屍體所能比擬的。完顏婁室只要沒瘋,都不會拒絕於他。

只得冷笑一句:“契丹好漢,風骨非凡,厲害厲害。”

耶律大石充耳不聞,只顧望著完顏婁室,驀然眼眶一紅,流下兩行淚來:“大人,非是大石懼死,只懼大石死後,又有更多契丹人枉死也。遼國雖滅,契丹人畢竟還要活下去,吾所以寧擔貳臣之名者,一是看見了天命之所在,二是為免契丹人無意義之流血也。”

完顏婁室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大石林牙這番心思,憂國憂民,某家感同身受。汝且放心,日後做了大金之臣,無人敢看你不起,他日立下功勞,青史之上,必也有個好名!”說罷,伸手將耶律大石攙扶起來,回頭對曹操道:“武兄弟,大石林牙乃是好漢,亦是為兄之上賓也,卻不可譏諷於他。”

曹操暗怒,大笑道:“婁室兄臺勿憂,方才不過與大石林牙相戲也,他這等英雄好漢,兄弟欽佩還來不及,豈有譏諷之意?”

眾人苦戰一夜,又勾心鬥角半天,都覺疲憊,當下各自相辭,回到宿處。

此後數日,完顏婁室與耶律大石形影不離,曹操稍一打聽,耶律大石竟將遼國許多重要機密悉數相告,已是深受完顏婁室之信重。

又過幾日,大雪終停,此時已是臘月中旬,積雪不化,冷風刻骨,幸好完顏婁室饋贈許多皮裘,眾人才得以禦寒。

這一日,忽有探馬來報,怨軍兩萬餘人,踏雪殺來懿州。

完顏婁室聽聞,微微錯愕,隨即令召集眾將議事,曹操亦在被邀之列。

曹操帶著許貫忠來到州衙,見除此前見過的一干將佐外,耶律大石也赫然在列,老曹衝他一笑,耶律大石不動聲色,抱拳微笑,不露一絲敵意。

但見完顏婁室高踞座中,大笑道:“天寒地凍,本道遼軍不肯出動,不料竟然殺至。呵呵,此番我等來打懿州,本為了對付大石林牙、怨軍兩支人馬,大石林牙如今已做了金臣,怨軍如今又至,卻是怕我不能成以全功,特地來贈功勞麼?”

一言既出,眾將頓時大笑,有個年輕金將起身道:“猛安,兒子願為先鋒,殺盡這夥遼兵,為猛安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