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回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曹操領了十二籌好漢,曉行夜宿,非止一日,抵達登州時,已是十一月十日。
此時過午不久,曹操等人頗為飢渴,眼看城池在望,都歡喜道:“且先尋個酒店,大吃一頓,再去尋孫安、宋江未遲。”
話音未落,卻見斜刺裡一條小徑,烏泱泱湧出百十個男女,其中三二十個都是做公的,餘下皆是莊丁扮相,盡是些七長八短漢子,為首四個,氣昂昂抬了兩條鋼叉,鋼叉上繫著沉沉的包袱。
後面兩匹馬,坐著一個年老的太公,和一箇中年的富戶,身後又是兩條槓子,將兩個赤條條漢子抬豬一般抬起,此外則是許多打碎的傢什器物,各自令人或搬或抬,鬧鬧哄哄往城裡去。
那兩個被抬的漢子氣得漲紅著臉,一聲聲喊冤不絕:“毛太公、毛仲義,你父子為富不仁,欺負鄉鄰,算得什麼本事?你賴俺大蟲,又屈俺兄弟做賊,今番若擺佈不死,誓不同你家干休。”
那個中年人聽了大怒,罵道:“伱兩個腌臢畜生,豈不知俺妹夫便是本州六案孔目!即使本州知府,也是俺毛家座上的常客,你不同俺干休?俺倒先要取你兩個狗命哩。”
吩咐道:“堵了他們的嘴,再叫俺聽他放出屁來,都拿你等問罪。”
那些莊丁聽了,連忙脫了布襪,胡亂塞入那兩人口中,兩個死命掙扎,無奈著實捆得嚴實,各自捱了幾下重手,終究還是被強行堵了嘴巴,只能發出嗚嗚之聲,毛太公父子看了,哈哈大笑。
這父子二人一派小人得志模樣,看在林沖、花榮眼中,都不由皺起了眉頭,正待喝問,卻被曹操暗暗止住,道:“且不急干涉,跟著他們,靜觀其變。”
他一行十三個,就這般不緊不慢,吊在毛太公大隊後面,看著他們抬著人進了城池,到了知府衙門處,把那些莊丁都留在外面,毛家父子兩個,自隨著一干公人進入。
曹操見了招呼眾人下馬,就等候在州衙門口,讓焦挺、周通去買些點心來墊飢。
看官聽說,咱家老曹為何等在門口呢?
原來按照宋律,凡州縣長官,必須親自坐堂文案,隨意不得出衙。而這衙署的營建也頗講究,坐北朝南,沿大門兩側斜建兩道圍牆,大門敞開不閉,這兩道牆便似門板的延展,所謂“衙門八字朝南開”是也。
進得門內,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凡重大典慶,又或大案,必在大堂審理,於門外設柵欄,庶民可在欄外聽審;二堂處理戶婚田土等民間細案,因涉及家族隱私,故此不許旁聽;至於三堂,卻是官長公務起居之所,不許百姓進入。
似毛太公父子這般,攜眾擒了人來,聲勢浩大,必然是要在大堂審理的,因此老曹就在門外,專程要等候旁聽。
不多時,焦、周提回四個大食盒來,盛著各色點心,無外乎是松子餅、豆兒糕、百合蜜粥之類,都是登州本地特產,幾人狼吞虎嚥吃了一回,正呷著蜜粥潤嗓子,便見公人們搬了幾具柵欄擋在堂外,眾人心知這是要審案了,卻見毛家莊丁們往前一擁,在柵欄外圍了個風雨不透。
曹操失笑道:“怪不得帶著許多人來,卻是要隔絕公目,這家人倒是好算計。”
眾人聽了無不暗罵毛氏狡猾,周通要逞英雄,大罵一聲“他奶奶的,恁般無恥!”走過去把雙臂一分,那些莊丁如何禁得起他的氣力?當即跌跌撞撞,被迫讓開一條道來。
見莊丁們紛紛怒目看來,周通冷笑一聲,把出昔日強人頭子的風範來——兩膀子一提,胸脯子一挺,眼珠子一努,嘴丫子往下一撇,做個凶神惡煞之勢,果然那雙大眼珠子瞪到哪裡,哪裡的莊丁就低下頭。
震住了這幹莊丁,周通扭過頭來,腿一曲、腰一彎、背一弓,瞬間化身街溜子,一臉諂笑道:“大哥快來,這兒看的才清楚呢。”
曹操等人齊齊一笑,往上一走,倒也沒伸胳膊亮腕子,僅僅就眾人的氣勢,已迫得那些莊丁面色慘白,不住後退躲避。
曹操站在最前面,望堂上一看,“明鏡高懸”牌匾下,高坐著登州知府,右側矮一些的座椅,坐的是六案孔目王正,堂下兩邊衙役各持水火棒而立,地上擺著鋼叉、包裹、破爛傢什。
再往下,左首是毛太公父子,右首是抬來的那兩個漢子,赤條條五花大綁,嘴裡布襪塞得滿滿。
曹操此番靠得近了,把眾人相貌看得仔細,不由暗自一楞:咦?原來是他兄弟兩個,怪哉,這兩個人身手,如何搞到這步田地?
便見那知府慢條斯理打個呵欠,摸到驚堂木,有氣無力的一敲,兩邊衙役同時以杖擊地,開口長呼:“威……武……”
堂威喊罷,那個知府抬頭望著房頂,漫不經心問道:“堂下何人,狀告何事?”
毛太公抖擻精神,上前一步,深施一禮,諂笑道:“回大人:小的乃是城外毛家莊里正毛善,旁邊是犬子毛仲義,都是大人治下子民,今日登堂告狀,告的是本地兩個強人解珍、解寶,平白闖入家中,要賴我家所射的大蟲,又趁勢搶奪我家財物,打碎家中什物若干,幸得官差老爺們下鄉巡視,抓住這兩個強賊,押送來問他的罪名。”
他兒子毛仲義也幫腔道:“大人,近來大蟲頻頻傷人,各村的獵戶、里正都委了捕虎文狀,我莊裡數十個男子,一連辛苦多日,這才射得一個大蟲,不料這兩個強賊,聽了訊息打上門來,強要索取,又趁機打家劫舍,他兩個綽號叫什麼‘兩頭蛇’、‘雙尾蠍’,最是兇惡不過。大人請看,那兩條鋼叉便是他的兇器,那些傢什俱是遭他打爛,那個包裹裡有二百銀子,都是他所搶奪。”
知府一直沒精打采模樣,直到聽得“銀子”兩字,這才精神一振,去看那孔目王正:“賊贓只有二百兩麼?”
王正笑道:“恩相聽岔了,我分明聽的是四百兩。”
毛仲義連忙道:“四百兩,正是四百兩。”
知府呲牙一笑,直起腰桿來,將驚堂木重重一拍,怒指著解珍、解寶,大喝道:“光天化日,打家劫舍,若不是官差們到的早,你們豈不是要殺人?不料我登州百姓樂業,世道太平,竟然出了你這兩個蛇蠍雙賊!如今人贓並獲,你有何說來?”
解珍、解寶聽他們顛倒黑白,直欲氣炸了肺腑,兩人拼命低吼,臉孔連帶胸膛都掙得赤紅。
那知府做側耳傾聽狀:“啊?哦?是麼?原來如此!你兩個也承認了‘混賴大蟲,各執鋼叉,因而搶擄財物’之罪,那便簡單了。”
衝著孔目王正點頭道:“罷了,他們既然都肯承認,倒也算好漢做事好漢當,反正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你寫了供狀讓他畫押,取兩面二十五斤重死囚枷,先把他押在大牢,準備問斬。”
王正聽見上官發話,筆走龍蛇,文不加點,寫成供狀,讓公人拿了去,要解珍、解寶按上手印,解珍、解寶哪裡肯認?死死攥住拳頭不送,幾個官差一身大汗也拽不開他手,王正冷冷道:“這般費事作甚?這等賊骨頭,不打如何行?打得昏死了,自然肯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