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回 二郎豪縱開山虎(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煥、張開聽那笑聲無禮,怒視過去,卻見曹操身後幾員悍將,都惡狠狠盯著自己。
兩個老節度對視一眼,呵呵笑道:“你看這些小子無禮麼?我幾個久不出世,怕是威名都遭遺忘殆盡也。”
杜壆怪眼一翻,高聲道:“莫要倚老賣老,只杜某手中這杆矛在此,你兩個可敢一戰?”
王煥眼珠一轉,道:“我同你一個鬥一個,伱若輸了,便將那降將輸一員來,任我發落,你可敢麼?”
杜壆冷然道:“卻好笑,別人性命乃是別人自家的,憑什麼我輸給你?倒不如聽我規矩:我若輸你,項上這顆人頭任你發落,你若輸給我,那什麼報仇說法,再也休談,你道如何?”
王煥暗想:有你這番話也行,待拿了你,再去同你主將換人,一個新降,一箇舊將,不怕他不肯同我換。
當下韁繩一帶,縱馬向關前開闊地馳去:“來戰!”
杜壆取了長矛,親兵們牽過馬匹,一躍而上,緊隨著王煥奔去。
兩個一前一後跑去,王煥馬速暗降,待杜壆趕上些,忽然將腰一擰,一記回馬槍惡狠狠刺出。
他這一槍形同偷襲,牛皋、滕戡等齊聲大罵,痛斥這老兒無恥。
杜壆也是一驚,這一槍來得又快又刁,端的是神仙難防。好在杜壆也非浪得虛名的,倉促下往鞍上一仰身,險險避了過去,一時間心中火起,不待上身彈起,蛇矛已橫掃出去。
王煥亦不料他反擊如此迅速,忙忙將槍一豎,及時擋下,只覺雙手微麻,暗道:這廝力氣不小,老夫卻是不可大意,不然八十老孃倒繃孩兒,豈不鬧一場大笑話?
當下抖擻精神迎戰,杜壆一開始見他老邁,多少有些小覷,那記回馬槍先叫他吃一驚,隨後再戰,只覺王煥槍法奧妙,力道雄渾,竟是平生少遇之勁敵,也不由暗自吃驚,急忙把出平生本事來,不敢放他半點。
他兩個槍來矛往,呼喝連聲,看得觀戰眾人暗暗喝彩。
但見他兩個——
一個腰間懸吳鉤,戰馬披虎裘,槍出妖魔泣,再出神鬼愁,姓王名煥封節度,一生戎馬已白頭,威震大河南與北,名滿軍中“老風流”,
一個武藝通玄微,鐵甲耀寒輝,矛起藏奧妙,矛落蘊殺機,姓杜名壆出草莽,義氣深重世間稀,淮西有名英雄漢,滿軍齊呼“賽張飛”。
這兩個一招招一式式,無不殺氣激盪,鬥到酣處,一條大槍、一條蛇矛盡數施展開,地上塵沙都被捲動,一時間場中人影難辨,這哪裡還是鬥將?分明是兩道龍捲風相拼互撞。
眼見二將鬥到四五十合,兀自平分秋色,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越看眉頭越緊,暗自憂慮:不料這個武節度年紀輕輕,手下竟有這等勇將!俗話說老不以筋骨為能,這個使蛇矛的黑臉兒正值壯年,王煥老哥雖然武勇不減當年,畢竟不是年少時也,這般鬥下去,稍有差池,怕不免把一生名聲盡喪於此。
十節度中,王煥、張開都以槍法揚名,關係也是最近,此刻將牙一咬,拍馬而出,大喝道:“既然王節度賭了一人,那麼老夫張開也賭一人,這樁賭注,武節度可敢接下?”
曹操尚未說話,武松、盧俊義、滕戣、滕戡、卞祥、馬靈同時上前一步,六個互望一眼,也不多說,五個人又一步退了回去,單單留武松在原地。
五個人倒是心同一理:這個張開,見了杜壆這般身手還敢挑戰,本事必然高明,正好看看他武二郎,到底厲害到了如何地步——便是盧俊義,曾同武松交手的,也有意覷他如今進步有無,緣何便能一舉擊破田虎十萬大軍。
武松對此亦心知肚明,暗忖道:自古武無第二,我雖是大哥的親弟兄,若自家本事不濟,別人縱使面上尊敬,心中也自不服氣。既然眾人都要看我本領,正好一舉叫他們服膺。
當下提起雙戟,牽馬而出,小瓊英在後面拍著手叫道:“師父加油,莫給那老頭兒留好看。”
那個張開皺眉越緊:他前來叫陣,本是怕王煥有失,故而來來一個以進為退,曹操手下若無人能敵,他便好趁機接下杜壆來。
在他想來,曹操這等年紀做到節度使,不過是走通了童貫門路,才驟得提拔,他又非宿將,又非世家子弟,夾袋中能有杜壆這等猛將,已經實屬不易,難道還有足以比肩的麼?
不料一股腦站出六個來,雄赳赳氣昂昂,觀其氣宇,盡沒一個等閒之輩,六個中又有五個齊齊一退,那豈不是說,這個持雙戟,足以力壓眾人?
心中不由暗道:罷了,當年我們恨人家倚老賣老,不料如今自己老了,也不由小覷別個英雄,細細想來,這姓武的若好相與,豈能在那表裡山河之地殺一個大兜轉?不過事已至此,總當全力以赴,絕不可輕墜了半世聲名!
他雖隱隱懊悔,但對自己手中這條槍,還是有著十足的自信,待武松馬到,沉著臉喝道:“在下張開,當年闖蕩江湖,得了個‘開山虎’的綽號,手中這條槍,也曾殺過遼國、西夏、鬼方的豪傑,會過天南海北的好漢,你這廝既然敢來放對,必有所持,交手之前,且留個名號兒吧。”
武松眉毛一軒,喝道:“吾乃武松,在家行二,因我哥哥人稱‘武孟德’,故此稱我‘活典韋’,當年過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大蟲一條,你既然叫‘開山虎’,卻是恰觸在黴頭上,勸你知機相避,名聲得來不易,武某本無心奪之。”
張開聽他說到打虎,心中隱隱一動,待聽他勸自己相避,以保聲名,若是先前情緒,聽得此話自然不免大怒,但此刻有所自省,倒是聽出了對方一片善意。
當即上下將武松一看,見他軀體健碩,眉宇間一派磊落,暗自欣賞,不怒反笑:“呵呵,你這小輩倒是厚道,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你若當真有真才實學,張某便將名聲送你何妨?你也莫要小覷了我,當年十大節度私下比試,我這條槍,卻也曾技壓群雄!”
聽張開自稱十節度中武藝第一,武松戰意更增,笑道:“老將莫道武二驕狂,武二因愛漢末典韋將軍為人,學他打了兩條大戟,用法都是自家悟出,一向以來,倒也未曾逢著能贏我的。”
張開聽了大笑:“自家悟出的戟法?且待老夫領教!”
當下縱馬一衝,手中長槍一抖,武松只覺耀目生花,半個身體,都在他槍鋒籠罩,暗叫道:“端的好槍!”不甘示弱,左手鐵戟蕩起,一條胳膊上,塊塊肌肉都鼓脹起來,那條戟連連戳點,雖是單臂運用,不慢張開分毫,戟尖點著槍尖兒,叮叮叮叮一片密集響動,那真叫個針尖對麥芒,一下一下,盡數挑在對方槍頭上。
張開不由一驚——戟算重兵刃,槍卻不是,比之長槍,那戟加倍厚重些,還平白多出個大月牙刃兒!況且長槍雙手運用,刺戳點挑,中間借了槍桿本身的彈力,武松那戟卻是鐵桿兒,對方能一點不差跟上他的速度,純仗著腰臂之間的神力,這在外行眼裡看來不算什麼,在張開這等大行家眼中,就是四個字:可畏可怖!
但是張開驚而不慌,畢竟戰陣之上,並不是誰力氣大、招數精就穩贏的,心態、經驗,以及各種因素都有影響,張開自問征戰一生,雖然不復少年時雄健軀魄,但對武學的理解、戰局的把控,卻正處於人生巔峰,不信自己真就不如對方。
當即叫道:“妙哉!再吃我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