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曹操找來一干無事的兄弟,對牛皋說道:“當初相識,本是答應陪你去拜師的,誰知瑣事繁雜,耽擱許久,想來你母親也自著急。如今諸事暫了,你且回去收拾行囊,明日一早,我等便一起出發去麒麟村。”

誰知牛皋撅起嘴道:“哥哥,豈不聞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我在陽穀,放著許多兄弟在此,都有不凡的本事,一人教我一招,我便天下無敵,何必還要去拜別人,耽誤和兄弟們相聚。”

眾人聽了大笑,曹操亦是忍俊不住,笑罷道:“不是這般說。為人子女,當以孝順為先,你父親去得早,母親恐你失教,常懷憂悶,我這邊兄弟們雖奢遮,卻無德高望重之長輩,你自當去一遭,以免母親關懷。”

石秀插口道:“是啊,去去何妨?人家周先生還未必收伱哩。”

牛皋一想也是,點頭道:“那我便去,不管收不收我,總好跟家母交待。”

曹操又對其他人道:“你等都沒安排職司,若不嫌奔波,可與我同走一遭,若那周先生果然名副其實,隨便指點一二,當也收益匪淺。”

這幾個兄弟頓時興高采烈,抱拳道:“願隨哥哥走一遭。”

當下眾人各自收拾,曹操也和三娘、金蓮依依惜別一晚,次日帶著更加濃重的黑眼圈,告別牛安人,備了些像樣的禮物,和一眾兄弟出了陽穀。

哪些兄弟同去?乃是牛皋、欒廷玉、樊瑞、石秀、時遷、呂方、郭盛、薛永幾個,外加強烈要求前往觀摩的武松和少年楊再興,一共十一人,十一匹馬,也不帶其他伴當,輕裝上路。

陽穀縣到大名府,不過一百餘里路程,眾人快馬加鞭,一日驅馳,入暮時分,便已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乃宋國北京,自古便是名城,到了宋國,因失了幽雲十六州之故,大名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堪稱北方庭柱,亦是汴京北屏。

如今宋遼承平百年,這裡又是通達南北的要衝,於是日益繁盛,堪稱天下數得著的繁華地界。

眾人找家老店,吃飽喝足,各自入睡。次日起來,和店小二問清楚了內黃縣麒麟村的路途,便出城向西,奔出四十多里,忽見一座山拔起在平原上,生得清麗秀美,曹操喝彩道:“好山。”

樊瑞定睛一看,先點點頭,隨即又搖頭,口中道:“做怪了。”

曹操問道:“有何不妥?”

樊瑞指著那山道:“這座山雖不高,卻是依著太行餘脈,風水甚佳,山中當有天生靈泉。只是不知如何,風水竟似破了,這等天生風水,按理不該被破,因此奇怪。”

曹操嘆道:“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萬物既有其生,必有其死,想必山川風水亦不能外。”

樊瑞點頭讚歎。

書中暗表:這座山名為瀝泉山,山中有泉名瀝泉,泡茶絕佳,洗眼可令老花復明。周侗有老友志明長老在此修行,攜了義子岳飛來訪,欲討泉水洗眼,志明長老說那泉眼生了變故,洞中時時噴出煙霧,人畜觸之不醒,因此無法取水。

岳飛時年十三,聽了不信,暗自拿個大茶碗去取水,卻見泉水洞中有一條巨蛇,探出斗大的蛇頭,口中涎水流入泉中,岳飛見了大怒,取石頭砸去,正中蛇頭,那巨蛇吃痛,張開大口,來吞岳飛。

岳飛將身一側,讓過蛇頭,趁勢抓住蛇尾,這時霹靂一聲,定睛再看,手中何嘗有蛇?只有一杆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桿上刻著瀝泉神矛四個字,再看泉水,早已涓滴全無。

回來一說,志明和尚道此地風水已破,贈兵書一冊於岳飛,告別周侗,自回五臺山去了。

曹操等自然不知其故,只道生死幻滅無常,又豈知這山風水乃是人力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