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國外的一部電影。

名字叫做《慧星來的那一夜》。

很經典的一部科幻片,但是成績卻並不怎麼好。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部科幻片的製作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全程都在一間屋子裡面完成整部電影的拍攝。

以至於很多細節上的東西不能夠透過一些經典的讓人記憶猶新的畫面來體現,而是要反覆透過某些相同場景下的不同線索特寫,卻給到觀眾。

這也就導致了這部電影十分地冗長。

一場電影看下來要花三個半小時。

很少有人願意在電影院花三個半小時去看一部電影的,就算是在自己的家中也很難一次性的坐定,把這部電影看完。

但這部電影作為科幻片,而是是那種比較燒腦的科幻片,如果不能夠一次性看完,並且覺知道電影裡面傳遞出來的所有線索的話,那麼看了也是一頭霧水的。

所以喜歡這部電影,當然是把這部電影封為神作。

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也說不出什麼長篇大論來,因為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根本就看不完這部電影,可能看個開頭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你也可以說沒有人不喜歡這部電影。

對於這部電影的觀眾的分類只分為沒看過的和愛上它的。

徐橫舟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看完之後覺得非常震撼,那種震撼無關國界,純屬是出於對一些科幻理論以及人性探討的震撼。

本著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所以他想了很久之後,還是打算把這部電影作為自己擔任導演的第一部處女作。

徐橫舟想好了自己要拍攝什麼電影之後,立刻就對於當導演這件事情變得更加期待了起來。

甚至想著要把計劃提前了。

原本他是想著等到周星馳導演那邊的《美人魚》拍完之後。

他再來拍攝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但是這幾天他和周星馳那邊聯絡過了,《美人魚》這部電影依然還是處於籌備階段。

等他這邊拍完《一出好戲》之後,恐怕還要等待許久的時間才能夠得到《美人魚》開始進行拍攝的訊息。

所以在此期間,他其實是有一段時間的空檔的。

這段時間三個月到六個月不等,徐橫舟就想著說能不能利用這段時間把這部電影給拍了。

《一出好戲》這部電影拍攝起來是很快的,這得益於各位演員的給力表現。

除此之外,也是因為這個劇本本身其實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劇本中每一個角色之間互相牽引著的情感變化所影響到的局勢變化。

這種細微又舉足輕重的東西,大部分還是需要依靠演員的表演表現出來。

所以只要演員狀態好,戲就拍的很順。

黃渤反正是覺得一切順利,開開心心的就把戲拍完了,所以當他很傷心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感慨,就是高興。

他衝著話筒朝著片場喊完一句上線之後跟著又喊了一句:“離島回城裡,咱們吃大餐去!”

片場眾人歡呼。

徐橫舟也跟著歡呼。

他雖然覺得呆在這個島上天天養生也沒什麼不好的,但是能夠出去外面享受各種電子產品的便捷,那又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呢?

尤其是劉亦茜昨天就已經從國外回來了,說是今天會到碼頭上來接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