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這第一場戲就是他之前沒有涉及過的戲份。

雖然說他之前確實已經演過很多次角色,面臨死亡危機時候的戲份了,但是像這種面對自然災害類的危機收到一些反應特點確實是從來沒有飾演過。

事實上,除了他之前看過的一些災難片之外,就徐橫舟自己對於這種遇到自然災難時,到底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才足夠恰當,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概念的。

他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反正就是把那種面對大恐怖時候的驚慌演出來就行了,但是具體要演到什麼程度,其實還是沒有特別多的瞭解。

所以在最開始他所想的這一場戲的表演情況,應該是慢慢的打磨一點一點的進步,最終呈現出一場比較好的表演。

結果洪波愣是搞了這麼一出,直接把這一場戲放到了,開機儀式之後,讓所有的媒體都留下來跟蹤記錄這第一場戲的拍攝情況。

也就是說,黃渤對於這一場戲的預期非常的高,希望大家能夠最好是一遍就把這場戲給拍完了,再不濟也不能超過三遍。

根本不容許演員有透過不斷的表演同一場戲,從而積累經驗,將這場戲打磨的更好的機會。

徐橫舟這就感受到一些壓力了,因為這意味著黃渤對所有演員的要求都很高,他需要儘可能的在第一場表演中就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實力來把這個角色在面對自然危害時的反應演到極致。

尤其是這場戲並不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群像戲。

而群像戲就意味著所有人的表演放在同一場戲中,難免就會被所有人拿出來進行比較,看是誰能夠將這場戲演的更好一些。

所以,對於徐橫舟來說,出演這一場戲,除了本身這場戲存在的難度帶給他的壓力之外,還有著與同場表演的其他演員之間的隱性競爭帶來的壓力。

不管是孫紅雷,黃渤,還是舒淇,這幾位都是非常專業的演員,並且他們演戲的經驗其實要比自己多很多。

在應對不同型別的戲份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手到擒來的,而自己剛剛出道一年,雖然說在演技上面比較成熟,但那隻針對某些特定的環境下的戲份。

如果是自己沒有練習過的情景,或者沒有接觸過的情景,在最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難以直接就演到精髓的。

幾位主要演員中,恐怕就只有肖央是和自己一樣,會對這一場戲存在一些表演上面的壓力。

其他幾位演面對這場戲只要是克服了暈船以及待會會遇到的一些天氣上面的問題,從表演上來說恐怕都會覺得非常輕鬆。

所以徐橫舟為了儘快的熟悉這個場景下的表演狀態,久違的進入到了系統空間當中,在訓練場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的又開始了關於這一場戲的練習。

不過也許是因為他太久沒有進入訓練場進行訓練的原因。

相對於以往,他一直覺得訓練是一件非常枯燥,並且需要毅力堅持的事情而言。

這一次他進入訓練場進行訓練反而有那麼些微的興奮感,覺得每一次的訓練都特別上頭,越訓練越有勁,根本不覺得枯燥。

一遍一遍的訓練下來,當他覺得自己已經完全熟悉了,在面對自然災害下,應該表現出來的表演狀態的時候,他也沒有立刻停止訓練,反而是繼續進行了下一次的訓練,一邊是積累積分,一邊是因為他有種直覺,自己現在恐怕進入了一個很好的狀態當中,不管是對錶演的理解能力還是頓悟的機會,都比狀態之外要好得多,所以他想要在這種狀態下呆的更久一些,同時他在這個狀態之下也是非常享受每一次的訓練的,總覺得自己可以再把表現拉到更加極致的地方去。

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學完之後感覺自己一點一點的在往更遠的地方進行拉伸,每一遍的表演都比上一遍要更加的接近極致。

他感覺自己的表演狀態此刻就像一張繃緊的弓,他用盡全身的力量,一直一直堅持著將這張弓給逐漸拉開拉到滿月,然後又維持了那麼幾秒,在這幾秒之中似乎這張弓被他強力拉扯之下,又緊繃了幾分,直到最後嘣得一聲,滿攻回收弓上的箭瞬發了出去,刺破了那堵無形的牆。

徐橫舟下意識的停下來訓練,靜靜的等了一秒,果然聽到腦海中傳來熟悉又久違的的系統音:

“恭喜宿主突破演繹極(中級)達到演繹極(高階1%)!”

他恍然了一瞬,上一次從初級突破到中級,是他在一年前飾演《西遊降魔篇》的時候。

雖然他從木頭級(初級)升級到演繹級(中級)之間所經歷的時間也不過才一年左右。

但是按照徐橫舟所想,演技級別的突破越往後應該是難度越大的。

他本來都已經做好了長期奮鬥的準備了,覺得可能由演繹級(中級)升級到演繹級(高階)需要經歷長達3到5年的時間。

結果現在一年的時間就已經突破了!

而且在這一年當中,他其實進到劇組去演戲的時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