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場,導演說“再來一條”這事再正常不過了。

徐橫舟都沒有太過在意。

他直接就去了化妝間重新補妝,順便利用這段時間平復心情,整理自己的表演狀態。

因為導演要求的是這整場戲重拍,所以他剛才那個使勁兒哭的狀態肯定就不對了,要重頭再來。

等徐橫舟重新回到片場的時候,謝廷峰也準備好了,陳德森直接就喊了開拍。

這一遍的戲拍得異常順利。

徐橫舟覺得這第二遍他不但熟悉了整場戲的節奏,也熟悉了謝廷峰整個人的表演風格。

所以他接戲也接得很順。

兩個人的對手戲有來有回,毫無滯澀。

徐橫舟覺得自己這場戲比上一次演的要好很多。

而如果導演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再演一次的話,他應該還能有更多的進步。

謝廷峰也覺得很神奇,他少有和演員演對手戲的時候磨合得如此之快,這讓他同樣想要再來一次。

他是個想到就要做的人,先和徐橫舟溝通了,知道徐橫舟也沒問題,就直接就舉手和陳德森導演示意自己要再拍一條。

既然演員都這麼積極,陳德森自然也沒有道理拒絕。

今天全天的安排都是給到徐橫舟飾演的鄧四弟這個角色了,能把細精益求精的演好,當然更好。

所以徐橫舟和謝廷峰就又演了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短短几分鐘的表演,卻每一次都讓他們兩個人演出了不同的感覺來。

直至趨於完美。

陳德森一開始還留心,同樣坐在監視器前不知道在重點注意誰的成龍大哥。

但很快就被徐橫舟和謝廷峰兩個人一遍又一遍的表演給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和心神。

他是真的覺得第一遍就挺好的,因為本來就沒有對這兩個角色有太過多的苛求。

再怎麼說鄧四弟和李重光這兩個角色都是這部電影中兩個小的不能再小的配角了。

戲份微薄到可能整場電影將近130分鐘下來,僅僅只佔了5到8分鐘的鏡頭。

所以他對徐橫舟和謝廷峰的要求都只有一個,把角色完整地表達出來就好。

讓觀眾接受這兩個角色出現在這部電影裡。

讓這兩個角色是符合邏輯的。

而不是讓觀眾覺得這兩個角色可有可無,毫無必要。

可徐橫舟和謝廷峰兩位演員最後呈現出來的這一遍表演卻讓他感覺到了角色的分量。

雖然只是短短不足兩分鐘的一場戲,但他可以想象到當觀眾看到這慕戲的時候一定會被打動。

成龍坐在陳德森的身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監視器看,很難說眼前這場表演有沒有打動到他。

因為他看到過太多成熟的能夠打動人的表演了。

這段表演雖然說確實直擊人心,但他的耐受度還是要更高一些。

但除了表演之外,這兩位年輕演員演戲的態度卻真真實實地打動了他。

他想起來自己一以貫之的表演態度:反覆練習,不停琢磨一場戲,一個鏡頭一定要拍到最好為止。

為此他不惜對自己下狠手。

他當初為了給觀眾呈現出更好的鏡頭,最折磨自己的時候甚至能把一場戲反覆拍攝1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