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橫舟既然想到了《極限挑戰》這個綜藝,自然也不會忘記《奔跑吧兄弟》。

以及順勢隨便一想腦海中當下就能夠浮現出來的許許多多的其他綜藝。

能被他記住的這些綜藝,無一不是大爆綜藝。

這就意味著他如果把這些綜藝製作出來,有很大的可能性延續前世的道路繼續在這個世界火爆。

那到時候收廣告費還不是收到手軟。

徐橫舟想到這裡都有點激動了好嗎。

愣誰都知道綜藝這東西有時候操作好了,比拍攝影視作品還要賺錢!

而且只要有一個好策劃,主咖又選得好,那麼,綜藝是能夠連續拍下去的。

就像是《奔跑吧兄弟》,在他穿越之前都出到多少季了。

每年那麼多人嫌棄這個綜藝開始重複套路,不真誠了。

但每年的收視率不還是那麼高。

廣告代言費用更是一年比一年收得高。

徐橫舟想到要做綜藝,下意識地就想著自己要怎麼動手把這個專案推行下去。

又想著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應該多少會有些忙碌了。

不過綜藝的各種策劃都已經成型了,也不用動腦去想,應該也不會很累,依然可以保持養生。

他確認好這點之後,才敢把自己想要做綜藝的想法和劉亦茜說。

並且開始興奮地對著劉亦茜自說自話,說起來拍攝綜藝的第一步是什麼。

是不是應該挑選明星,敲定檔期。

不知道自己開口,這些明星能不能給自己一個面子過來。

畢竟他這個真人秀性質的綜藝也算是在這個年代的國內娛樂圈開創先河了。

之前不是沒有真人秀綜藝,但都比較小打小鬧。

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吃之前也不能判定這螃蟹到底能不能吃,有沒有毒,吃了之後會有什麼反應。

所以如果就這個綜藝節目去邀請一些他比較熟悉的明星過來的話,對方心中一定會有猶疑的。

所以具體該怎麼操作還得要好好想一想。

首先得把整個綜藝完整的策劃書寫出來。

要讓被邀請的明星能夠看到這個綜藝的賣點,以及這個綜藝能夠為他們帶來一些什麼東西。

徐橫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通之後,就期待地看向劉亦茜。

很希望對方能為自己這個新專案提供些意見,一起參與進來做事業!

劉亦茜一直認真地聽徐橫舟說。

她覺得專案本身是沒問題的,就是:

“你不是有工作室嗎,可以直接把這個專案給到工作室的人去負責啊。

為什麼還要自己考慮出面去邀約演員的事情?”

徐橫舟:......

這倒也是。

俗話說得好,不會帶團隊,你就只能幹到死。

還是自己經驗少,膚淺了!

“我......這不是覺得我那個工作室之前一直負責的是影視方面的相關工作,要讓工作室的人做綜藝,我怕他們沒經驗。”

徐橫舟勉強給自己找了個理由。

這不是他不會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