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不行也要行啊!

徐橫舟當即毫不猶豫地進入系統空間,然後到了訓練場,開啟了自己的訓練。

說起來有些慚愧,自從系統不強制性要求他訓練一萬次,而是改用驢前吊蘿蔔的形式——

說是訓練一萬次之後就能夠得到一定積分。

從那個時候開始,徐橫舟就已經很少會將某一個角色,某一場戲訓練一萬次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

徐橫舟雖然覺得自己已經是很卷的一個人了,但卷一萬次確實是他很難獨立完成的事情。

除非遇到真的非常難演的一場戲,或者是要求非常高的一場戲,比如說現在。

他才能夠強迫自己持續性地投入地訓練一萬次。

至於為什麼是一萬次,而不是更少或者更多,只要達成訓練目的就行。

那是因為一萬次這個次數在他心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杆。

只要訓練了一萬次,那麼他一定是對這個角色瞭解的非常透徹了,所有表演上的基本線都已經達到了,該做的努力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天賦以及頓悟的問題了。

只有訓練了一萬次,他的心中才有了底,才能夠以更好的起跳姿勢去跳躍,去夠那一閃而逝的靈光。

徐橫舟知道眼前這場戲可以說得上是整場電影的靈魂,他只有把這場戲演好了,這個角色才是真正成立的。

並且才能夠與大話西遊中的角色相呼應,也才能夠達到導演的要求,將導演想要在電影中表達出來的東西加以完美傳達。

他把做這件事情的必要性給想明白了之後,深呼吸一口氣投入到訓練當中。

因為這一年來的磨練,他的演技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所以當他訓練到第100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拿到了雙90的高分。

無論是肢體語言還是眼神中傳達出來的情緒,都能夠妥帖地貼合當前的角色。

但是徐橫舟知道這還不夠。

這如果放在別的演員別的表演中可能會是一個相對優秀的分數了,可是放在這一場表演中放在周星馳導演對他的期待裡卻遠遠不夠。

沒關係,還有9900次!

徐橫舟這樣告訴自己。

不著急。

慢慢來,一次一次訓練下來,總會得到成長。

於是他再次沉下心繼續訓練,當達到1000次的時候,他才恍然脫離出訓練的狀態,然後就看到自己當前的分數,僅僅比之前訓練100次的時候提升了一分。

而可以預見的是,分數越到後面,要增加會越加困難。

而他現在只有9000次的機會了。

這讓他忽然之間有一種緊迫與焦慮感。

這是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他不幾乎不會擁有的感覺,他只會覺得說怎麼還有9000次,這訓練怎麼還沒完。

可是眼下,他卻確確實實的是覺得9000次可能還太少了,他訓練完一萬次之後,真的就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嗎?

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相對比較高的分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