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橫舟對這種交易接受良好。

既然他的工作室已經相當於是獨立出來了,那麼和公司之間進行一些利益交換,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現在要考慮的,只不過是如何權衡在這種交換過程當中,兩方放在天平上的籌碼孰輕孰重罷了。

這些事情他並不準備完全靠自己去思考。

有些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他首先想到的是張靜江。

張靜江原本和原主一起在娛樂圈打拼的時候,面對艱難困境,還能夠尋找到各種機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而在近一兩年中,她跟著常繼紅做事,在常繼紅的悉心教導下,也算是磨礪出來了。

反正徐橫舟對和張靜江這一年以來的合作感到非常的滿意了。

因為有張靜江的存在,然後又有常繼紅在後面託底,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他只需要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演好一部戲就可以了。

其他方面的事情都由這兩位去打理,完全用不著他操一點心。

所以,徐橫舟是一直有計劃,想要加深和張靜江的合作,具體表現為他決定給張靜江加錢,並且給張靜江一部分“期權激勵”。

當然,只是類似於期權激勵,畢竟他們只是一個小工作室,還上升不到這個程度。

只是說可以和張靜江重新簽署一份合同,其中明確規定年底獎金與工作室的年收入掛鉤,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提成。

張靜江作為經紀人,原本就是會根據徐橫舟的片酬進行部分提成,但是那個提成比例非常小。

因為徐橫舟一直都是有公司的,經紀人的提成點也一直都是按照公司的比例來的。

除非是像常繼紅那樣的大經紀人,原本在公司就是經濟部的負責人了,她的提成自然和小經紀人完全不同。

所以這一年來,徐橫舟在娛樂圈的地位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收入也是呈指數飆升。

但張靜江作為徐橫舟的經紀人,其實能夠拿到手的工資卻並沒有很大的提升。

雖然張靜江並沒有就這一點和徐橫舟具體談過,也沒有提出自己對於升職加薪的要求。

但徐橫舟肯定不會因此就覺得對方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大部分人工作都是為了賺錢。

就算最一開始張靜江和徐橫舟並肩奮鬥,多少是出於那麼一些同袍並肩戰鬥的戰友情,所以當初懷揣著一種理想主義對徐橫舟不離不棄,也並沒有說工資低,收入少就直接放棄徐橫舟了。

但是既然一起打拼出來了,到了現在利益分配的時候了,也並不代表張靜江就什麼都不想要。

在確立了這一點之後,徐橫舟直接就找到張靜江深談了一番,果然,對方完全沒有要拒絕的意思,並且欣然接下了這份任命。

工資高了之後就要承擔的東西也就更多了。

徐橫舟不僅僅是希望張靜江能夠組建他們工作室的經紀部,更甚至是希望對方能夠把藝人部也給管起來。

他之後也許會邀請其他的演員進入自己的公司。

除此之外,張靜江可能還需要適應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和新來的工作室管理方面的負責人進行對接,最好是能夠和諧合作。

因為他向劉女士求助,走了劉女士的人脈招聘到了一位娛樂圈非常資深的管理人員。

這位管理人員據說工作能力非常強,但是手段太過於和軟,所以在前公司的競爭中被鬥敗了下來。

然後出國旅遊了一圈,這段時間才剛剛從國外回來。

而這位管理人員的前公司徐橫舟也很熟悉,華藝!

同時也是徐橫舟的前公司。

他在見到這位管理人員之前,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可能在公司中和這位管理人員碰過面。

見面之後就發現確實是有些眼熟,但可能只是在辦公區域或者年會上有過照面,倒是從來沒有過交際。

可能是因為這位管理人員原先在公司的層級挺高的,而原主原先又確實混的比較落魄,所以也沒有產生交集的渠道。

這位管理人員原本這次回來之後積極求職聯絡之前的人脈,想要重新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