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第一個影評人打出了9.6分的高分,讓曹保平導演心中吃了一顆定心丸之後。

那麼接下來好幾位影評人接二連三地打出9.0分以上的高分,就更是讓曹保平整個人都身心舒暢了起來。

他一篇一篇地點開,這些影評人發的影評,一字一句地認真看。

“嗯,這個地方我確實是要這麼表達的。”

“對對對,這個鏡頭也是想要表達這個情緒。”

“不過這個空鏡居然這麼有深意的嗎?”

“等等,這句臺詞是這個意思嗎?好像也不是不能這麼理解啊!”

“這個劇情還可以這麼看啊,我的伏筆埋的這麼深嗎?”

“厲害了,厲害了,這部電影真厲害。”

曹保平一邊看影評,一邊唸唸有詞,把端了水果進來的夫人,搞得一愣,問他:“你這個時候還有心情關心別人電影呢?”

“沒有沒有,我是在看《烈日灼心》的影評。”

曹保平吃了一塊夫人切好的愛心水果之後,邀請夫人一起來看影評。

他夫人也是出席了這部電影的首映禮的,所以當時也看過這部電影了。

這會兒看了影評之後,也覺得很驚詫。

“咦,好多細節的東西我都沒有看到位啊,這個講解的真好,我好像漏掉了很多東西,我想要重新看一遍這部電影,一起去嗎?”

曹保平導演立刻點了頭,不只是他夫人,他自己都覺得看過這幾篇影評之後,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原來自己這部作品還能有這麼多的理解呢,還有這麼多的深意啊。

而且原本剪輯掉的那一些東西確實是完全沒有影響整部電影劇情的連貫性,反而是恰到好處的留白,讓影評人有了更多的遐想空間,他們天馬行空,又邏輯縝密的奇思妙想,透過一篇篇的影評,完全展現給了觀眾。

讓原本還在猶豫是否要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立刻就被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心。

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部電影,竟然能夠被這些影評人誇到天上去。

“應該挺燒腦的吧,不過以我的智商肯定是能夠看懂的。”

帶著這樣的想法,很多觀眾就去買票了。

而原本就已經一刷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則是在這些影評下面紛紛感嘆——

“原來如此!”

“還能這樣?”

“怪不得,我說這個細節怪怪的,我又想不出來哪裡奇怪。”

“懂了,懂了,我完全懂了。”

“啊?我還是不太懂啊,二刷嗎?組團去啊。”

好的懸疑刑偵電影的一個標誌絕對就是,觀眾的二刷乃至三刷的比例。

大家希望透過n刷電影,找相關細節,深挖這部電影的整個邏輯鏈。

雖然《烈日灼心》這部電影不是傳統的懸疑電影,甚至於真兇直接就暴露於觀眾眼前。

但整個桉件確實是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點。

反正曹保平導演暗戳戳設定的伏筆都被人找到了,而那些他在拍攝過程中都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也都被影評人找到各種角度給解釋了。

於是一波n刷《烈日灼心》的風潮就被帶了起來。

徐橫舟是在和劉亦茜兩個人一起去三刷《烈日灼心》的時候,才感受到這一點的。

之前內部看片會的時候是第一次,首映禮是第二次,他們兩個這次來到電影院三刷主要還是想近距離觀察一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反饋。

結果徐橫舟就發現周圍的觀眾好多都對劇情極其熟悉,還給旁邊可能不那麼熟悉劇情的人做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