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橫舟乾脆按照自己這個時期對於電影市場的瞭解大膽推測了一波,然後小心求證:

“是不是《失戀33天》劇組找你了?”

劉亦茜瞪大眼睛,神情一看就是被猜準了,但她也不正面回答,反而是問徐橫舟:“難道這個劇組也找你了嗎?我也沒聽說啊。”

徐橫舟翹起二郎腿,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總之我就是知道!”

倒還真的是找了。

不過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當時徐橫舟是拒絕了的。

因為《烈日灼心》和《大兵小將》兩部電影的拍攝時期連的很緊,中間實在是插不進一部《失戀三十三天》。

檔期確實是排不開。

但這並不是徐橫舟猜測到是這部電影來找劉亦茜的主要原因。

他的猜測是有理有據的。

劉亦茜的戲路不知不覺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了,拍了挺多大女主的戲。

而她如果要接電影的話,估計也是優先考慮那種不把女主當花瓶的大女主電影。

但是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這種電影都太少了,一般電影都還是需要靠男演員來擔票房。

主要是現在電影題材的問題,大多數女主電影不管表面上是演職場的還是演推理的,實際上都是圍繞著愛情這個核心來拍。

不夠豐富,自然觀影大盤的範圍就比較窄,貢獻的電影票房就更少。

不過雖然大女主電影比較少,但近期流行起了一種叫做小妞電影的電影型別。

主要是國外興起,而且已經興起了好幾年了,不過是在近幾年才傳到國內。

很多人願意租類似的碟片回家看,於是國內電影行業紛紛嗅到商機,也想試一試拍一下這種小妞電影。

這種小妞電影雖然女主不是那種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女主,但是劇情足夠輕鬆浪漫,看起來不費勁。

整部電影都充斥著時尚青春的氣息。

它與現在刻意描繪的獨立自主敢打敢拼的新時代女性稍稍有些反差。

這電影更多的是刻畫新時代女性俏皮又生活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描繪這類女性在面對生活苦難時樂觀積極的心態。

徐橫舟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是覺得現在的觀眾有看多了那種獨自打拼的獨立女性了,多少有點審美疲勞已經逆反心理了?

看電影的時候不想看這麼累的東西。

相反,小妞電影那種樂天派、那種彷彿只要開開心心,積極面對生活,就能夠得到想擁有的一切事業。

愛情雙豐收這種類似瑪麗蘇的電影才會更加大行其道。

沒辦法,以前是在喊口號,說要女性獨立。

而現在職場上確實也越來越多女性了,而且都很累,大家都已經被忽悠進來了,開始做一個合格打工人了,自然不再想聽這種忽悠了。

只想要喝喝雞湯,擺擺爛,憧憬一下未來,天天幻想一下能夠在職場上不用天天這麼累,又有事業上的成功,又有收穫幸福感情這樣。

小妞電影都還算矜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