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又明確地知道自己理應當掙扎。

因為他真的會死。

有人在殺他!

這些人是正義的,是執法者,是有權利殺他的。

但這些人在殺他。

他在被這些人奪取生命,泯滅意識。

自此之後,世上再無一個叫做辛小豐的人了。

於是在曹保平所看到的鏡頭中,鏡頭畫面裡的辛小豐,終於是緩緩地、延遲地開始了自己的掙扎。

然而,不管是早有意識的掙扎,還是遲來的掙扎,這些反抗全都是無效,都是沒有意義的。

辛小豐上了這個刑場,就註定會死亡。

他的掙扎應該再早一些、更早一些。

早到他剛剛步入社會,有那麼一點自我的懵懂認知的時候。

早到他被爺爺教導什麼叫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的時候。

如果那個時候,他知道未來可能會面臨的這種無助的死亡,那麼他就應該開始掙扎,那麼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

他會像爺爺所期許的那樣,成為一個正直又善良的人。

他原本應該成為那樣的一個人的。

鄰里鄰間都會說,雖然他是被爺爺帶大的,但是爺爺教養的好,那是個聽話,懂事,禮貌又善良的孩子。

長大了也懂得孝順爺爺,沒有辜負爺爺這麼多年來含辛茹苦的養育。

更甚至乎,他靠自己的努力養活了自己,組建了一個小家庭,有了妻子和女兒。

也可能當他終於留有餘力的時候,回饋了社會,成為了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受人景仰,被人敬佩……

但總之不會是這樣,像一條被摁在砧板上的魚,動彈不得,所有的掙扎都是徒勞無力。

他的人生就此終結了,未來再無一絲其他可能。

就像被他們這一夥人害死的那些人一樣……

可能這就是一命還一命吧……

曹保平導演看著鏡頭裡面的辛小豐慢慢地停止了掙扎。

但很明顯並不是因為失去了意識,而是主動的放棄了掙扎。

這瞬間,他聯想到了許多。

此時此刻,他似乎能夠共情於辛小豐,感知到對方的感知。

也許、或許、可能在這最後一刻,原本就心存良善的辛小豐終於能夠直面自己的內心,直面自己做下的罪惡。

他們這幾個人會成為逃犯可不是因為偷雞摸狗。

他們殺了人啊。

他殺了活生生的人。

他讓別人的生命終結了。

今天他的生命也要被別人終結了……

鏡頭裡,辛小豐眼裡的光逐漸暗澹,暗澹得如此平澹,沒有一絲波折,就這麼意外,又不意外地死去了。

曹保平導演看著這個畫面,心裡驚訝於自己會竟然會聯想到國外的爆米花大片,那種主角在臨死之前忽然爆發,成功逆襲,甚至越獄的一些情節。

而在腦海中瞬間閃回這些情節之後,又升起一股深深的無力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