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橫舟看向祖鋒手裡的檔案袋,目光第一次渙散開來。

在這種劍拔弩張的氛圍下,他這個神情來得過於突兀。

祖鋒卻接戲接得很順手,只把徐橫舟的反應當做是怯了,輕蔑呵笑一聲。

導演姜偉從監控器裡看到這一幕,腦海中卻立刻有了畫面。

這個地方成片的時候,可以插入關於廖三民一生的畫外音。這個描述一定要簡略、冷靜,這樣觀眾對廖三民這個人物才會產生更多的共情。

之前廖三民所有的劇情都是圍繞支援餘則成的任務來走。

但在這一刻,廖三民不再是某一個附庸的環節。

這個角色鮮活了起來。

起碼會有部分的觀眾,在這一刻,會真正地代入、真正地瞭解、真正地喜歡上廖三民這個角色。

而這種“喜歡”在廖三民拖著李涯同歸於盡時,便會醞釀成無盡的惋惜。

徐橫舟的怔忪與祖鋒的勝券在握,被餘則成打來的一通電話打斷。

接電話的全程,徐橫舟都異常平靜,完全看不出半點波動。

祖鋒露出一副已然掌控全域性的笑容。

抓捕餘則成!

這個念頭佔據了他全部心神。

徐橫舟被幾個群演圍住,押著往走廊上去。

他沒有像上一次表演一樣把這些群演當做工具人,而是認認真真地看著這幾位演員。

徐橫舟的眼神太過平靜了,卻又有一種壓抑的波濤在深處蠢蠢欲動,看不到,但是卻又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種壓迫力。

每一個和他對視上的群演都不自覺挺直了腰板,握緊了槍桿。

他們一起調整步伐,合圍廖三民,不給他絲毫逃脫的機會。

一場戲中,一位演員的投入,反而會顯出其餘演員演技上的蒼白。

但所有演員一同投入,只會相互成就,讓這一場表演變得真實又精彩。

導演姜維很滿意這一場戲所有演員的狀態,他甚至讓攝像給了一位群演一個一晃而過的特寫鏡頭。

這個群演的表情充滿了對徐橫舟的警惕。

這是之前翻找辦公室被徐橫舟凝視良久的那位群演,因為徐橫舟的表演,他完全被代入了戲,就這麼得到了難得的兩個特寫鏡頭。

鏡頭掃過一臉緊張的試驗李涯部下的群演,又轉到祖鋒的臉上。

祖鋒臉上的神情是志在必得,志得意滿。

他覺得自己拿捏住了廖三民,一個公子哥,能因為虛榮投共,就能因為害怕被抓捕出賣共黨!

徐橫舟這一次的表演,除了眼神的上表達,最重視的反而是力道。

對廖三民來說,赴死是次要的,完成餘則成暗號中所傳達的斬首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對李涯的這一撲必然是用盡全力,勢必要將其推下樓。

徐橫舟抓住一個祖鋒低頭的空隙,腿上肌肉繃起發力,一躍撲到祖鋒身前,長臂一帶,就是一個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