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8章 考慮一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09年之後,這位香江導演更是朝著內地的電影市場發起進攻。
《中國合夥人、《親愛的、《七月與安生……
每一部電影都是當年的票房奪冠大熱門,更是為陳可辛狂攬無數獎項。
徐橫舟認出來了陳可辛。
陳可辛也認出來了徐橫舟。
他不像陳徳森,十幾年如一日就想著他這部《十月圍城,沒太多時間去看別人的電影。
陳可辛是那種不管是內地還是國外,只要出了新電影,不管電影質量是好是爛,他必定要全片從頭到尾認真看完的人,看完之後還會做電影分析。
所以他一直是各大電影節的常客。
就算是沒有電影入圍,沒被邀請,他以一個遊客的身份也是會盡可能地參加全世界說得上名號的電影節的。
所以徐橫舟拿下影帝獎項的海參崴電影節陳可辛也是在場的,並且在頒獎之前就前往電影院觀看了徐橫舟這部電影。
當時這場電影節中參展的華人電影有很多,徐橫舟飾演的《樹先生無疑是其中最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一部。
先不說電影好不好,演員演得好不好,就僅僅是獨樹一幟的氣質就能讓人看過的人印象深刻。
陳可辛罕見地在看第一遍的時候就放棄了思考,直接跟隨電影的引導,去感觸這部電影的氣質與靈魂。
一遍下來,他又看了第二遍。
這才開始從理論的角度對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以及演員的表演狀態進行分析。
分析地越加深入,陳可辛就覺得不只是電影有氣質。
這位演員的氣質竟然也和這部電影相融合了。
只看演技這位演員可能只是剛好夠演這部戲。
但再加上那種若即若離的融合感瞬間就和這部電影的精神核心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陳可辛就覺得徐橫舟能拿下這個影帝獎項是沒什麼可質疑的。
不過他看向出現在自己眼前這位看起來充斥著陽光氣息的小夥子,一時間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
也許徐橫舟的演技真的已經達到了影帝的水準,所以才能把樹這個與演員本身氣質相反的角色詮釋得這麼生動貼合。
而並非他所想的剛好氣質契合上了?
陳可辛對徐橫舟這位演員有了點興趣,他笑看著徐橫舟他們一行人和自己打過招呼後,直入主題:
“鄧四弟這個角色我原本是建議直接減掉的。
但陳導喜歡這個角色,謝廷峰剛好也喜歡,他們兩個對上路了,又給這個角色加了很多內容,然後我也有點喜歡這個角色了。
現在鄧四弟這個角色給到你演了……”
陳可辛話說到這兒說一半沒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在場的人都懂了。
這意思就是說覺得徐橫舟可能沒辦法把鄧四弟這個角色給演出來了
話既然說到這了,徐橫舟當然不能不表態,但他也沒有硬莽著說自己能演,而是問陳可辛監製:
“您對我的表演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嗎?”
徐橫舟這麼問,就是要全力以赴完成陳可辛提出來的要求的意思。
陳可辛點頭,既然徐橫舟都這麼說了,他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看過你演的《樹先生,也有相關的人員跟我說起過,說你在這部電影拍攝過程的前半段完全是處於一種沉浸式入戲的狀態,我想在鄧四弟這個角色上也看到你能有這種投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