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

徐橫舟按照自己的第一感覺問劉亦茜:“指的是人民群眾,或者是看客嗎?”

劉亦茜搖頭:“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姜聞導演說人民群眾和看客他已經安排了,是花姐和鵝城百姓,不是我演的角色。”

徐橫舟想了一下這部電影裡的情節,發現這說法還是有那麼點似是而非的。

不過姜聞導演親自下場說內涵,閱讀理解做到這份上,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此路不通,徐橫舟很自然地就換了個方向:

“那你演的這個觀眾估計就不是電影裡的觀眾,也不是暗喻的電影背景年代裡的看客了。

而是現實裡的,咱們現代的人民群眾,看客。

或者簡單點,就是觀影者。”

劉亦茜點點頭:

“我也有往這個方向想過。

可是這樣的觀眾要怎麼演啊,我全程看你們表演嗎?

如果參與度不高的話,我這個角色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

說到這,劉亦茜眉宇間劃過一絲憂慮,聲音也挺低落的,還嘆氣了:

“哎,聽姜聞導演的意思,我的角色如果演不出他想要的效果,他可能就會直接在剪輯上把這個角色的無用鏡頭都給刪了。”

徐橫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有點喪的劉亦茜。

以往劉亦茜在他面前可能不會一直活潑,但心態上卻一直蠻積極陽光的。

除了剪頭髮那兩次,好多時候徐橫舟都覺得劉亦茜比自己穩得住。

但看一眼劉亦茜青春的冒著水靈氣的側臉,他才忽然驚覺對方現在才二十出頭,比自己還小個三歲呢。

徐橫舟心底那股子保護欲瞬間湧上來了。

小劉還是活潑點可愛些好。

他得給小劉出出招。

這解決辦法還是得從姜聞導演那邊入手:“姜聞除了說了個觀眾,還給你說你這個角色的其他資訊了嗎?”

劉亦茜見徐橫舟神色認真地發問,知道他是真心想幫她找解決辦法,心底有點小滿足。

先是道了句:

“謝謝你啊。”

才開始說她從姜聞導演那邊聽來的資訊:

“我這個角色的名字叫花姑子,從小被山上尼姑庵收養。

但只剃了頭髮,還沒真的出家,因為庵主說她有塵緣未了。

她這次下山來就是為了了斷塵緣。”

“了斷塵緣?”

徐橫舟一邊聽劉亦茜說的,一邊把這個角色代入觀眾,或者說是現代人的視角去想。

再想想姜聞導演這裡暗喻一出、那邊嘲諷一下的搞事情屬性,做出了一個判斷:

“這是在諷刺現代人忘卻歷史?數典忘祖?”

“呦呵。”姜聞導演忽然出現,從工作人員那邊接過一壺薑茶,聽到徐橫舟的話,衝他豎了個大拇指:“小徐,你挺敢說的啊,行,等電影上映,我給你宣傳宣傳。”

姜聞導演衝徐橫舟丟下這麼一句話就走了,下一場戲馬上就要開拍了。

徐橫舟無語片刻,衝著劉亦茜道:“姜聞導演就是這麼想的沒錯了,所以你這個角色很可能是一個丑角。”

劉亦茜鼓鼓嘴,問徐橫舟:“你的意思是我要演一個插科打諢的喜劇人?”

“咳,不至於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