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和赤地城的差距(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56章和赤地城的差距
莊禹也沒有急著讓這些學生直接就開始上課,讓他們好好泡泡溫泉休息一下。
而且莊禹現在也得花一些時間在他們的玻璃大棚上,這可是他們能否度過寒冬的保障。
以前的種植比較粗放,現在需要精緻一些,比如高低植物混種,加大種植密度等,這樣在有限的土地裡面提高産量。
他們的玻璃房看上去不少,但要給整個赤帝城提供上吃得飽的糧食,還是比較緊張的。
而且隨著他們原本儲備的食物消耗殆盡,糧食的緊張情況會越來越明顯。
所以莊禹開始加大新的大棚的建設,但因為大雪實在太大,進度非常緩慢。
還有就是新的大棚建立起來,需要燒更多的碳來保持棚內的溫度,所以並不是建越多的大棚就能解決現在的問題,等碳的消耗達到極點的時候,多出來的大棚也是沒有辦法供應的。
所以莊禹將重心放在了怎麼提供單個玻璃房作物的産量,這樣還能減少碳的開支,提高利用率。
比如現在,一個玻璃房中,建成了一層一層的架子,每一層都種著作物。
這也是莊禹根據記憶,將玻璃房改造成這樣,提高豎向空間的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有限的空間。
莊禹看著多種出來的作物,只要所有大棚都改造成這樣,他們的糧食能成倍增長,麻煩的是澆水。
雖然他的架子上都做了管道,但還是需要每天抬水進每個玻璃房進行澆灌。
雖然玻璃房內的管道可以使用,但外面的管道引不來水的,半途就在管子裡面凍成了冰,所以水全部得靠人抬來。
還好的是,現在大冬天,他們赤帝城的部族幹不了別的事情,抬水的人力還是足夠的。
第一個大棚實驗成功,莊禹就讓人加緊改造其他大棚,務必在他們的存糧消耗殆盡前,能夠迴圈提供上新的糧食。
莊禹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勉強吃飽,而是讓大家都能暢快的吃飽飯才行。
寒冬怎麼了,人力勝天。
一群穿著小棉襖的小蘿蔔頭,抬頭看著這些架子,“真好看,全都是我們種的植物。”
他們清楚得很,這些植物成熟後,就變成了他們平時吃的糧食。
所以看著綠油油的蔬菜架,高興得不得了。
“我們大冬天還能吃上綠油油的菜。”
“用油炒一炒,特別的好吃。”
“放上一點肉渣,味道更好。”
他們的肉食大量縮減,但還是養著不少牛羊的,吃點肉渣還是能做到的。
來了幾天的外族學生,也驚訝的發現,赤帝城的人一天還是吃三頓,而且飯量並不見得少了多少。
雖然吃得奇怪了一點,綠油油的菜葉,裡面夾著一些肉。
他們這兩天也是吃的這些,所以千萬不要說赤帝城的人在吃草,因為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吃。還能吃飽
赤帝城的人叫它們蔬菜。
“裹著一塊辣椒吃,味道最好。”一群小蘿蔔頭們也在評頭論足,他們也是才開始大量吃蔬菜。
蟻翹著小嘴嘴,“蟻不喜歡吃這個花椒,嘴巴都麻了。”